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目的是剿滅基地組織,但大規模戰爭和清剿都沒有實現它們抓獲恐怖組織頭目本-拉登的理想。就是無孔不入的美國媒體也找不到關於本-拉登蛛絲馬跡來報道。而半島電視台常常能得到關於嫉妒組織領導者本-拉登的視頻講話。半島電視台也不隻一次地將這些講話通過它們的頻道播放到全世界。就運營方式上來說,半島電視台與CNN、BBC等西方政府性質濃鬱的傳媒企業基本相同。但可謂“青出於藍勝於藍”,在阿拉伯世界裏,無論我們問什麼人,“你的新聞來源在哪裏?”,他們首先提到的會是半島電視台,然後才是西方傳媒電視台。
由於半島電視台快速報道世界上發生的一切熱點新聞,因此人們都把半島電視台稱作是“海灣的CNN”。半島電視台在阿拉伯的地區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所有的美國新聞網,擁有30萬日訪問量的電視台網站已經在北美建起,在美國和加拿大,半島電視台網站的注冊用戶正以每周2500戶的速度增加。這樣一個隻有67萬人口小國的一家小電視台,居然能夠與美國CNN、英國BBC並駕齊驅,並在對阿富汗戰爭的新聞報道中迫使CNN與其談判購買其獨家畫麵,成為阿拉伯世界最重要、也是全球收視率最高的阿拉伯語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播出的新聞電視台,實在令人吃驚。
眾所周知,成立於1980年6月1日的美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向來是以擅長全方位報道海外戰爭而見稱。但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報道中卻屢屢失色於小小的卡塔爾半島電視台。這讓很多人在猜想,是否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擴張正在啟動。其實,根據時候司來看,半島電視台能在反恐戰爭的報道中獨領風騷,是因為美國方麵態度上的變化。這是導致半島電視台顯得能在世界傳媒大戰中勝過西方傳統媒體。在過去,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主要是為了實現利益擴張。美國民眾基本上是處於一種觀望和看熱鬧的地位上,而且他們高高在上的認識覺得這些戰爭根本他們沒有大的關係。於是,美國政府大量開放戰爭報道界限。媒體則更加肆無忌憚,它們幾乎將整個戰爭過程搬到電視屏幕上。一方麵宣揚美國政府和軍方的威信,另一方麵實現媒體的價值,引導輿論,甚至是吸引民眾的好奇心。
但“911事件”爆發,美國本土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襲擊,美國民眾陷入絕望,並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於是兩場由美國發動的、帶有強烈複仇意味的戰爭在中東打響。此時美國民眾非常明白,美軍在為捍衛美國安全而戰。在態度上,他們更願意將自己理解為戰爭利益的參與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觀望者。對於西方媒體來說,大量無節製的報道漸漸變得不可能。根據美國政府的要求,像CNN這樣的美國主流媒體不得播放基地組織的第一手資料。因為這會導致美國安全再次受到威脅。白宮曾多次聲明,國內,媒體不得播放基地組織的相關視頻和電視講話,因為這其中可能有恐怖襲擊暗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民航總在內心深處就不喜歡媒體針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正麵報道,而對本-拉登的報道就更不必說了。而半島電視台就不一樣,它可以毫無拘束地對反恐行動進行報道。通過挖掘深層次的熱點和獨家報道的方式,使半島電視台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強。
到2009年初,阿拉伯世界傳媒新聞行業出現半島電視台一家獨大的局麵。這即是一個意外,同樣也是推想範圍之內的局麵。現在,阿拉伯世界紛紛像當地的西方媒體投訴。像CCN和BBC等西方媒體的電視台節目過於陳舊,而且風格老套。在此時,半島電視台卻在卡塔爾皇族的鼎力支持下,實現了“後來居上”的夢想。無論是在設備的先進性,還是工作人員的文化淵源上,都讓半島電視台在中東的發展優於其他任何一家國際巨頭。但西方媒體也不是省油的燈,在2009年之後,英國政府對BBC的多哈衛視撥款1900萬英鎊的巨資進行設備和人員更新。圖書將它中東地區最強勁的對手——卡塔爾半島電視台一舉擊潰。
以BBC的昂首闊步為起點,中東地區媒體大戰將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而且,BBC又開通了新的阿拉伯語新聞頻道。根據英國外交部的讚助計劃,從2010年至2011年,政府的讚助費用將達到2.71億美元。不難發現,這將引起半島電視台的高度警覺。在這種競爭格局下,半島電視台成為眾西方媒體的競爭對象。但半島電視台已經成為阿拉伯世界媒體業的一麵旗幟。相信西方媒體無法像從前那樣“輕而易舉”的控製中東市場。在中東,這個戰亂與文明衝突最頻發的地帶,能否讓阿拉伯世界擁有真正自己的聲音,半島電視台的作用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