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胡同裏的豆汁(3 / 3)

一九六六年“大串聯”的時候,井岡山上當時常住人口隻有幾千,卻湧來了無數的滿懷革命激情前來“走紅軍當年走過的路”的外地紅衛兵。賓館、大廈、招待所、飯店,山上僅有的四個旅館加上新搭建的竹木棚“紅衛兵營房”都住滿了人,仍然有許多紅衛兵露宿,最後動員家家戶戶騰房讓屋,讓紅衛兵住到居民家中來。大雪封山時,據說有十萬紅衛兵被大雪困在井岡山,北京還派了飛機來空投幹糧和被子。我家也騰出一間房間陸續住過好幾批紅衛兵,男的女的都有。他們中有的仿佛不可一世,住在我們家好幾天,連招呼都不跟我們打,走了也不說個謝字。有的則很有禮貌,對我們很友好,還講故事給我們聽,用一枚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和我換我家的竹扁擔。我也尊敬地叫他們大哥哥大姐姐,曾跟著他們去“紅衛兵接待站”玩,在那裏我初次嚐了井岡山著名的革命傳統飯——紅米飯和南瓜湯。吃革命傳統飯本是井岡山為紅衛兵準備的必修課之一,但因為人太多了,一切都忙亂,所以有很多紅衛兵都因不知道而錯過了。

為了再現真實的紅軍艱苦生活,做紅米飯用的是糙米,也就是隻去了穀殼沒經過任何加工的米,南瓜湯沒放油僅放了點兒鹽,僅這一點就比當年紅軍吃南瓜的味道要強多了,井岡山時期,因白軍封鎖缺鹽以至熬硝鹽代替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幹硬的紅米飯實在粗糙難嚼難咽,我費了好幾分鍾才吃下了第一口,雖然隻舀了一勺米飯一勺湯,可吃了半小時也沒吃完。看看周圍的人,也都苦著臉皺著眉使勁嚼呢。沒有人敢倒掉吃不下的飯,誰也不想成為被好鬥的紅衛兵戰友團團圍攻的靶子。也有人為了顯示自己的階級覺悟高和革命感情深,連吃了兩三碗,我猜他們可能連嚼都沒嚼就囫圇咽下了。我最後還是多舀了兩勺南瓜湯才把紅米飯送下喉嚨裏去的,我不喜歡的南瓜那次幫了我一個大忙。

在插隊時吃南瓜更是吃得苦不堪言。我插隊的那個小山村山高水冷無霜期短,一般蔬菜很快就過季節了。至少有半年我們沒有什麼新鮮菜吃,除了南瓜就是從城裏買來的蘿卜幹了。每到吃飯時,大家一看是南瓜,就責怪知青隊食堂做飯的同學,其實做飯的人很冤枉,沒有菜叫他(她)怎麼做?到南瓜也沒有的時候,大家就隻好用自己從家裏帶來的醬油和豬油拌飯吃了。有時我們的隊長或生活管理員硬著頭皮,挨家挨戶去村裏或別村的老鄉家買菜。老鄉家其實也沒什麼菜,家境好點的偶爾會有點臘肉筍幹,那是過年過節或是來了貴客才會上桌的,大部分人家也比我們好不到哪裏去。有的同情知青,會賣點菜給我們。買回來的也大多是南瓜,隻有南瓜才能較長地保存。偶爾買回一個冬瓜,那大家便會歡天喜地地提前去廚房等吃飯,連冬瓜皮都用辣椒炒了吃一頓,覺得比什麼都好吃。

總之,我從小到大吃南瓜吃“傷”了,一九七八年考上大學離開農村時,我發過誓,這一輩子再也不吃南瓜了,尤其是老南瓜!後來,生活條件好多了,我奶奶曾變著法兒用南瓜、麵粉、雞蛋做南瓜餅,做蜜餞南瓜幹,我都不為所動,隻是為了讓奶奶高興,才象征性地嚐一點。而在我自己的小家裏,南瓜至今也沒上過餐桌。不過,清香可口的素炒南瓜花和回味無窮的南瓜籽,卻是我難以割舍的。

這是先錯後對,先苦後甜,先易後難,先做現實的幫凶壓抑人性,後當現實的反叛點亮自我,讓人性回歸。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部曆史,每個人的重要抉擇,都不亞於改朝換代。

你不是隻能對曆史旁觀,不是隻能書寫見證,你也在創造曆史,在生命中的每一天。

世界是平衡的。有多大的力量誘惑你偏離自我、背叛人性,也就有多大的力量引導你回歸。

一切時代都會結束,一切生命都會消逝。當短暫的生命來到美麗的人間,那一定是為了創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輝煌與燦爛。

願這本小書,能夠幫助每一個正在閱讀的你,成為曆史的主人,人性的主人,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