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大藏大臣羽田孜介紹,日本近年是處於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之中,但並不十分嚴重。如失業率(包括自願失業)隻是2%,物價上漲率為2.1%。他認為,日本政府內債負擔沉重,每年僅支付內債的利息就占預算支出的17%,高於美、英的比例。他說,最近到過深圳,也去過東柏林,印象是:深圳生機勃勃,東柏林則沒有這種生氣。他認為,中國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日本通產大臣渡部恒三介紹說,通產省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係,1991年兩國貿易額達228億美元。今年通產省的白皮書《向21世紀躍進中的亞洲》提出,中國是一個中心。他希望中國能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用好第三批1350億日元貸款。文部大臣鳩山邦夫介紹,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有2萬多名,占日本外國留學生的43.5%。他表示,日中兩國在今後教育方麵的來往要更加密切。
2.富士銀行顧問岩佐凱實,是中國的老朋友,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很關心,雖然年高體弱,但仍邀請我們共進工作午餐。他誠懇地建議我們吸收日本經濟靠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成功經驗。他說,中小企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中國要重視發展中小企業,尤其要重視發展鄉鎮企業。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很多,發展鄉鎮企業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吸收很多勞動力。
3.日本國際貿促會理事長森田堯九先生和他的同事對中國不忘老朋友非常感謝。他們再三表示今後要努力搞好日中貿易和友好交流。他們近期將重點向中國介紹日本國有民營企業管理經驗。日本貿促會是中國的老朋友,對中國的情況比較了解。他們坦率地提出,中國對教育重視不夠,應該克服。他們說,日本經濟發展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搞全民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他們介紹說,日本有三種人叫“先生”:一是醫生,二是政界人士,三是教師,教師在日本的地位很高。
4.木村一三在交談中反複強調蘇聯解體了,中國一定要把社會主義旗幟高高舉起;改革既要大步進行,也要注意社會穩定。經濟改革搞好了,會給政治改革創造條件,所以中國一定要把經濟改革搞好。他還建議中國共產黨要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搞好黨內民主建設會使中國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更高。
四
通過這次訪問,我體會到:
1.小平同誌南方談話,在日本同樣反響很大,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目標明確,路子走對了,今後經濟一定能加快地發展,所以對於同中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表現出積極和活躍的態度。這會使我們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國際環境更寬鬆些。我們應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把經濟建設搞得更快、更好。
2.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發展經濟最快的國家,我們應很好地學習和借鑒他們取得成功的經驗。在這些經驗中,最根本的有三條:一是重視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二是重視發展中小企業,使中小企業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三是購買外國的專利技術,學習歐美的先進企業管理經驗,提高本國企業素質。對這三條經驗,我們應該認真分析研究,結合我國實際加以應用。
3.在這次訪問中,日方人士多次提出中國要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看來這確實是日本經濟界人士比較關心的問題。他們既想到中國來投資,不願失掉在中國開發市場的良機,又擔心他們的利益得不到保證。建議有關部門能仔細研究一下,哪些是外商投資的必要條件而我們還沒有做到,需進一步改進的;哪些是外商不了解情況,我們要加強宣傳的。日本資金雄厚,加強對日本的工作,會吸引很多投資。
4.在這次訪問中,接觸到的日本政府大臣(部長)年齡都在45歲至55歲之間,年富力強,精力充沛。對比之下,我們的部長級幹部年齡偏高,還需進一步年輕化。同時也感到,今後我們應加強中青年一代同日本的友好往來,使他們相互增進了解,加強友誼,這有利於推進中日友好事業的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