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注重培養職業經營者,造就一支宏大的企業家隊伍。這裏,我想提出一個問題來和大家討論。最近,我從浙江調查回來後,給中央寫了一個報告,其中提出企業幹部職業化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一批中青年幹部走上了企業領導崗位,許多同誌作出了積極貢獻,是一批很有經驗的經營管理專家。但是,他們中有的被陸續調入黨政機關,有的由於年齡關係,要離退休。我認為,企業的主要領導幹部實行同國家行政機關幹部一樣的離退休製度(男60歲、女55歲),不利於聚集、造就和壯大企業家隊伍。更何況,目前在崗位上的廠長、經理,許多已是50多歲的人,女廠長、女經理中年輕的更不多了。這些人現在一般都還精力充沛,富有管理經驗,政治上也比較成熟。按照現行製度離退休,對國家和企業來說,都是一種損失。我主張,適當調整企業廠長、經理的離退休年齡,以利於造就一大批我國的企業家隊伍。這裏還有一個承包期限、廠長任職期限和廠長離退休年齡規定之間的關係問題。總之,我認為適當延長承包期限和廠長任職期限,對於完善承包製、培養企業家隊伍是必要的。
第六,完善承包經營責任製,一方麵,需要堅持宏觀管住、微觀放開的既定方針,更需要切實完善政府對企業的責任和義務。要認真規範各級政府或主管部門作為發包方的行為,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搞好承包經營服務,從中積極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另一方麵,也必須在加強企業內部自我約束機製的前提下,強化國家行政監督、法製監督、審計監督等監督體係。廠長要堅持定期的或離任前的經濟責任審計、評議製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七,完善承包經營責任製,必須解決少數企業“以包代管”的問題,提高承包企業強化經營管理的自覺性,從管理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前年,我曾經推薦過江西棉紡織廠“鼓內勁、挖內潛、練內功”的經驗。現在又湧現出一大批搞得好的典型企業和經驗值得廣泛學習,要開動輿論宣傳工具,深入宣傳好的企業、好的承包形式,像進檔達標、工資按比例與效益掛鉤,以及資產經營責任製方式等等。我們的許多企業是有很大潛力的,可我們有些企業往往習慣於眼睛向外,隻要求國家放權讓利,卻看不到企業內部潛力之所在。向管理要效益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管得好的企業與管得差的企業差距之大是驚人的,有些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差距將近一倍甚至幾倍。所以我們說,向管理要效益是有實實在在內容的。要改“以包代管”為以包促管,以嚴格的管理來完善承包經營責任製。
中央要求進一步完善承包經營責任製,我們要認真學習、研究首鋼的經驗,在嚴格管理、落實責任製、貫徹按勞分配上下功夫,在承包製的基礎上逐步轉換企業經營機製,搞活、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首鋼的經驗說明,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八五”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把經濟工作搞上去的任務又是相當艱巨的,我們要振奮精神、鼓起幹勁,進一步搞好完善承包製的工作,加速企業經營機製轉換,以更高的經濟效益,去迎接黨的十四大的勝利召開和21世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