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在中共中央組織部機關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青年幹部座談會(1 / 2)

在中共中央組織部機關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青年幹部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9年5月4日)

同誌們:

今天是個好日子,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既是五四運動90周年紀念日,又是中國的五四青年節。特別是看到今天在座的這麼多年輕的同誌,非常高興。我看了看,在座的除了我滿頭白發外,其他都是黑頭發。年紀大的人就是要把希望寄托在青年同誌身上。所以,看到青年同誌,特別是看到這麼多青年同誌,非常高興。尤其是到中央組織部來,對我來說,就像回到自己家裏一樣。中央組織部在西單辦公的時候,我住在組織部的後邊,去過兩次,是在安子文同誌那個時代。搬到這個地方後,我已經是第二次來了。特別是上次我來的時候,參觀了咱們的部史、部風展覽。這個展覽很好,使我回憶起過去我在中央組織部工作時候的很多往事。那裏有我們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共有六個人,當時都在中央組織部工作,現在就剩下我一個人了。所以到中央組織部來,確實像回到家裏一樣,非常高興,感到非常親切,氣氛非常溫馨。

我是1941年到1945年在延安中央組織部工作,當時的部長是陳雲同誌,幹部科長是王鶴壽同誌,秘書長是武竟天同誌。當時還有一個檔案室,檔案室的負責人是蘇生同誌。除了陳雲同誌之外,其他三名同誌都是從國民黨監獄裏麵出來的。還有一個黨務委員會,黨務委員會由陳雲同誌負責,委員會中有一個領導幹部叫陳伯邨也是從國民黨監獄裏麵出來的。下麵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年輕同誌,和我一起工作的幾個同誌,一個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一個是北洋大學的學生,一個是上海一所專科的學生,我是北京大學的學生,都是年輕人,二十多歲。這是延安時期中央組織部一些情況。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就不多說了。

三年前,我來參加過幹部一局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我有個發言,他們搞了簡報,就是中央組織部機關黨委2006年7月6日簡報第5期,我看這個簡報可以印給大家看看,這樣可以節省大家時間,少講兩句。

2006年6月29日上午,為了紀念建黨85周年,幹部一局的同誌召開了一個座談會,我有幸來參加,同時在會議上也作了發言。當時我講了幾條,可以供大家作參考。第一講了學習。第二個講了調查研究。第三講了陳雲同誌與我談話時講過的一句重要的話。他說使用幹部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發現幹部的長處,隻有發現幹部的長處,才能更好地使用幹部,當然每個人都有長處有短處。我們中央組織部的同誌,做組織工作的同誌,要善於發現幹部的長處。第四講了對於執政黨來說,要重視經濟工作。這個比什麼都重要。陳雲同誌原來是中央組織部部長,後來調他到陝甘寧邊區財經辦事處做副主任,抓經濟工作。他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抓經濟工作。陳雲同誌是我們黨和國家經濟工作的專家,經濟工作的領導人,經濟工作的創始人。由於當時國民黨封鎖陝甘寧邊區,毛主席提出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是要發展經濟。隻有發展經濟,我們才能夠前進。這一點陳雲同誌非常重視,翻來覆去給我們講。他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的時候,副部長是李富春同誌,後來李富春同誌離開中央組織部到中央擔任副秘書長。他當副秘書長,就是抓延安中央機關的生活,抓生活就要抓發展經濟。陳雲同誌當時跟我們講,你們還年輕,應該像李富春同誌一樣有一段抓經濟工作的經曆。第五條講了總結經驗,這對進一步做好工作很重要。這是我在中央組織部時候的感受。最後一條,我覺得非常重要,就是要養成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當時我們在中央組織部工作的都是年輕人。王鶴壽同誌三十剛出頭,陳雲同誌也不到四十歲。所以我感到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