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很簡單。它總是靜靜的,傻傻的,對於任何大事情,總需要時間去咀嚼。似乎沒有大的利益,沒有大的衝突,甚至連政治也沒有。房和屋組成村莊,荷鋤的人們生活於此。一眼看過去,所有的毛病無遮無掩暴露無遺。
與村莊簡單接觸,很容易就讓人產生怒其不爭的感情衝動。而你,或許是一位領導,在村莊裏走馬觀花之後,難免就要開處方下指示,大家聽得認真,“好”字說得沒停,但是你不要指望誰去執行。當你頻繁地接觸村莊,並讓村莊裏那些亂七八糟的爛事纏住之後,你會發現,你越是用心去捋,就越難捋平。對於這個規律性的認識,遠離村莊的人們,尤其是職位很高的官員更是不可思議。原來,村莊的秩序並不是單純可以依靠自治而建立,在很多時候,在很多問題上更需要政策的安排,對於行政力,在法律的強製力執行不到的地方,一般難以進入村莊政治的視野。
嶺背村,一個很典型的村莊。它的典型,不是因為它的特色,而是因為它的普通。嶺背村靠山麵江,山是低岡,江是贛江,坐向朝西,據說也有幾百年的曆史,老村莊的物象可以印證這一說法。老村莊不大,但也不小,60多戶人家,五六排房屋,排列規整,排與排之間留有幾米的巷道。正中是村莊的祠堂,雖然幾經修整,到現在又是搖搖欲墜。祠堂的前麵有半畝方塘,塘畔長滿雜草。村莊四周被水田和旱地圍繞,跨過一壟田,就是低岡,一個個小山丘連接成起伏的丘陵,在村莊的一側自然生成一個聚雨的穀地,攔截成庫,灌溉村莊的土地。
如果村莊沒有後來的轉移,嶺背村的外像猶如贛中村莊的模樣,很經濟也很親切。想想看,贛江從村莊前麵流過,後麵有低岡上茂密的森林作屏障,還有渠道的水流在村莊的土地上縱橫,是一個多麼清麗的傳統村莊。然而,嶺背村同樣不能堅守傳統,如許許多多的村莊,在現金收入有了一定節餘之後,建房便成了急著完成的第一件大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新房的增加,曾一度成為考量農村變化的一個標準。而這個時候的人們,對於即將到來的建房高潮沒有足夠的估計,更沒有來得及在村莊範式上加以思考。一個嚴重的問題,在洶湧的建房高潮消退之後日益顯露,那就是村莊環境。可以說,改革開放30年當中,農村最大的失誤就是因為無序建設對環境的破壞,這與大煉鋼鐵時期對於森林的濫伐雖然有著性質的不同,但其結果在某種意義上同樣慘痛。
經過20多年的演進,現在的嶺背村已經蘖生出兩個村莊,過去作為嶺背村後山屏障的低岡,現在建滿了房屋,成為一個新的村莊。而前村,除了祠堂左右還住著幾戶人家,已經空空如也。野草在村莊的各個路口茂盛地生長,蟾蜍冷不防跳出來,瞪著大眼睛望人;高處掛著的蜘蛛網,讓人望而卻步。如果不是帶著工具,的確很難進去。進去了,又有一股很重的腐敗氣味刺人鼻息。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空心村”。其實,這一稱謂,雖然形象,卻不準確。空是事實,但心卻還在。因為,房屋的主人還盯著房屋下麵的宅基地。
如果按照法律的要求,以嶺背村現在的人口和戶數,宅基地占用土地應該不超過30畝,以容積率為1來計算,村莊建設用地不超過60畝,但現在嶺背村建設用地至少超過了200畝,這還不包括被圈未建的土地。在嶺背村的房屋向後山轉移的過程中,實際上經曆過一場圈地戰,而在決戰中獲利的,不外是村莊“強人”和村莊勤快人。村莊裏的人們告訴我,過去的後山盡管遭受過濫伐,但還有不少樹木,現在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黃土崗。因為林地的寬餘,所以新村的房屋都圍著院子,兒子多的家庭,還為兒子未來分戶圈著一塊地,種著亂七八糟的東西,不圖收獲,隻求圈地。數百畝的後山,就在村莊轉移的決戰中,以一種超越法律和行政的力量,以一種村莊人們默認的規則悉數瓦解。
農村宅基地使用的混亂由此可見一斑。以法律的精神,農村宅基地原本是具有福利性質的特殊物項,隻要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就有權得到法律允許麵積的宅基地,這也是集體經濟組織的責任。可是,農民不這麼認為,他們固執地扛著繼承的旗幟。所以在宅基地的問題上,是個人意誌瓦解了集體意誌,甚至是法律的意誌。分田到戶結束之後,在不少地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人地位就名存實亡,法人義務和責任隻能按照村莊人們默認的規則落實。而在管理環節上,由於管理體製不順,鄉鎮審核權無足輕重,在1990年代,鎮和村,尤其是土地主管部門,受利益驅使,審批不嚴,執法不力或以罰代法,縱容了農村宅基地的非法和無序占有。更為嚴重的是,在穀賤傷農的那些年,農村土地低價買賣,在農村形成了買方市場,利益誘導農民無序占有宅基地。
正因為我看到了問題的症結,所以我信誓旦旦挑戰農村宅基地,而劍鋒所指便是嶺背村。2008年度確定嶺背村作為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實際上就是衝著嶺背村宅基地而來。在我看來,嶺背村在宅基地使用和管理上具有典型性。同時,幾年整村失敗的教訓讓鄉鎮幹部撞了一頭的包。幹了幾年,大家抖抖塵埃,摸摸頭上的包,都知道是先時惹的禍。所以大家感同身受,在確定2008年試點村的會議上,意見驚人的一致。但大家心裏都知道,要過這一道坎並不容易,因為向幾十年的積弊宣戰,單靠勇氣是不夠的。這無疑是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