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以控製的心理焦慮
情緒像是一個晴雨表,它可以晴空萬裏,也可以烏雲密布,關鍵要看你如何去掌控它。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控製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勝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選擇的,情緒也是一樣,你選擇什麼樣的情緒,就擁有哪種顏色的天空,擁有什麼顏色的天空,你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你的困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心理問題也隨之不斷的湧現了出來。我常常會感到莫名的緊張,內心惶恐不安,易煩易燥,還會失眠,我不想這樣,卻又無法擺脫,我該怎麼辦呢?
心靈故事
韓若是一名從各方麵來講都非常優秀的高中生,但在麵臨人生的轉折點——高考時,她突然不會說話了。
這件事讓韓若的家人及周遭的朋友都很是驚訝,18歲的小若十幾年來一直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父母雖沒有什麼穩定的工作,但卻艱難地支撐著這個家並負擔著三個女兒的學費。小若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學習一直很勤奮,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從上高中她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一定要考上清華大學。因為在她看來,想要減輕家裏的負擔,就必須有一份好工作,要想有一份好的工作就隻有考上清華大學。期盼已久的高考已臨近,可她並沒有興奮的感覺。
“可是如果考試失利怎麼辦?爸媽失望不說,就連轉變家庭命運的願望也無法實現了。”這可怕的結果一直纏縛著她的大腦,在這樣的“自我加壓”下,她的近幾次模擬考試成績都很不理想,這導致她的思想壓力越來越重。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逐漸出現了煩燥、緊張不安、失眠等人們常說的高考綜合征,以至於最終發展到最嚴重的地步——失語。
心靈透視
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今後的升學和前途,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競爭激烈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有調查顯示,78%的青少年都存在著“學習壓力太大”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心理焦慮。像小若這樣自尊心和進取心都很強的青少年會有很高的自我要求,適當的自我施壓可以促進青少年的成長,但如果這些心理壓力沒有及時得到疏導,就會越積越厚,嚴重時會使其因為學習壓力而走入心理困境無法走出。
在高考和中考前,有些班級會設立這樣的倒計時牌:“距高(中)考還有30天”等等,當內心敏感的青少年學生每每看到,就會心裏焦躁。,因為對於一些心理脆弱、調節能力差的學生來說,這個倒計時牌無疑是極具刺激性的,也是可能引發青少年心理焦慮的導火索。
焦慮是一種心理狀態而不是一種情緒,已被列入心理疾病的行列。在這個充滿不確定因素、浮躁湧動的時代,使人們很容易生活在焦慮當中。
這種病症以青少年居多,其中以女孩最為多見。這類青少年常常因學習成績差,對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緊張不安,甚至惶恐不安,敏感多慮。對老師的批評,同學的看法異常敏感,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過分地關注尚未發生的情況,並會因此毫無根據變得煩躁。這類青少年突出的表現是焦慮程度過高,經常處於過度擔憂、害怕的狀態,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心理焦慮的症狀是內在的症狀,外顯性不強,焦慮使人長期處於煩躁、急切、提心吊膽、緊張不安的心境,讓人感到似乎就要大難臨頭或危險迫在眉睫,但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危險或威脅,卻不知道為什麼如此不安。。當焦慮症發作時,其表現為過度煩躁,焦慮不安,睡眠不好,做惡夢,講夢話,食欲不振,心跳,氣促,出汗,尿頻,頭痛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心理焦慮會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成長產生嚴重的影響。心理焦慮的青少年可能會不斷的擔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在各種考試之前,便會異常的緊張,寢食不安,精神不振。焦慮的特點是沒有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恐懼。
心理焦慮的人就像一個放哨站崗的士兵,每時每刻都對周圍環境的每個細微動靜都充滿警惕。由於他們無時無刻不處在警惕狀態,影響了他們幹其他所有的學習與生活,甚至影響他們的睡眠。
心理焦慮症與先天素質和後天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這類心理疾病就有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強的性格特點,容易緊張,多慮,少言寡語。但這些症狀很容易讓人忽視,認為這隻是心情不好,或是青春期性格在發生變化而已,其實不然。造成心理焦慮症的重要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