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青少年忌妒心理的原因很多,在交往上,處於生理與心理急速發展時期的青少年特別喜歡攀比,看見別的同學穿了名牌衣服、名牌鞋,就想別人有的我也得有。這種盲目“攀比”,就會導致心理失衡,容易產生“忌妒”問題。一些青少年甚至看到別人的身材、相貌比自己好的時候,也會產生忌妒心理。在學校教育方麵,與教師表揚和批評不當有關,與集體主義教育以及學校目的性教育不夠有關;在他們自身方麵,與其心胸狹窄、缺乏理智、人格不健全、心理不成熟有關。
青少年如何克服忌妒心理
忌妒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人人都有,沒有競爭心的人是不求上進的。但過度的攀比會產生忌妒甚至嫉恨,這種種負性的心理會給青少年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青少年們要理性的控製自己的情緒。在忌妒還沒有轉化成嫉恨前轉回到忌妒的原始起點上來,讓忌妒成為你們奮鬥的一種動力。然而,要克服忌妒心理,主要讓自己學會一些調適心理的方法,具體如下:
(1)學會胸懷大度,寬厚待人。大凡嫉妒心理很強的人,都是心胸狹窄、多疑多慮、自卑、內向、心理失衡、個性心理素質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健康的心態麵對生活。也就是說要有廣闊的胸懷,要有容人之量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不能因為自己有所短而乞求別人不超過自己,也不能因為你的成績而阻礙別人的進步。
(2)客觀對待別人和自己,化忌妒為動力。所謂人非聖賢、人無完人,一個大度有涵養的青少年,是不會讓忌妒任意滋長的,當對別人表示不服時,可將不服氣變為誌氣,使自己有一種競爭意識,把別人學習好、能力強的特點作為促進自己發憤向上的因素。不是把精力用在怨恨別人、打擊別人等無用功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提高自己的成績,增加自身的素質,在追趕別人的同時實現人生的超越。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去超過別人,這本身就是一種健康意識。這種意識表現得恰當,就會使自己的想法成為達到目標的動力,使自己的追求具有良知和道義。相反,如果總是忌妒比自己成績好的人,就會造成精神負擔,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
(3)客觀的看待自己。青少年易衝動,所以在忌妒心理萌發時,或是有一定表現時,首先要做到,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找出自身的問題。其次,要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控製自己的動機和感情。當認清了自己後,再重新去評價他人,自然也就能夠有所覺悟了。因為,聰明人會揚長避短,尋找和開拓有利於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新領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先前沒能滿足的欲望,縮小與忌妒對象的差距,從而達到減弱乃至消除忌妒心理的目的。
(4)充實自己的生活。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忌妒是四處遊離的性欲,能享有它的隻有閑人。如果學習的節奏很緊張,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就不會有功夫泡在忌妒裏。可借助各種業餘愛好來宣泄和疏導,如唱歌、跳舞、練書法、下棋等。另外,最好能找知心朋友、親人痛痛快快地說個夠,他們能幫助你阻止忌妒朝著更深的程度發展。
(5)自我安慰與自我反省。阿Q的精神勝利法,就是自我安慰的最好方法。因此,青少年對於別人的成績、長處要心存讚許,不要總想著貶低比自己強的人。要想到別人的成功大多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自己要取得那樣的成功,也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蓄意貶損別人,隻能敗壞自己的心情和聲譽,於己於人毫無益處。忌妒心理的產生往往是由於誤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績就誤以為是對自己的否定。人固然應該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但還要客觀看待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化忌妒為競爭,才能提高自己。
(6)減少虛榮心。青少年應多踏實,多學習,少虛榮就能少忌妒。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它追求的是虛假的榮譽。對於忌妒心理來說,要麵子、不願意別人超過自己、以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恰恰是虛榮的表現,一種空虛心理的需要。因此當你當你開始有虛榮心時,你就想一下自己為何要這麼做,這麼做是否有必要?別人做得好應該好好向別人學習而不是去忌妒。所以克服一份虛榮心就少一分忌妒心。
(7)加強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情操。忌妒往往使青少年們情緒紛亂,難以平靜。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有號召力、奮進力的文章,多看一些名著,多讀一些精言名句,多看有關先進人物事跡的報道,領悟做人的道理。具備更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使自己麵對漫長的人生,做到得意時謙虛謹慎,失意時泰然處之,最終走向成功之路。
忌妒心魔力量是可怕的,忌妒心理的預防和克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要還自己純淨的心靈天空。還是需要靠青少年們自己來努力,然而,隻要認識到忌妒的危害並掌握一些克服忌妒心理的方法,就會很快找回自己。不但如此,以後還會理智的控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永遠不會迷失在忌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