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學生在成長中的素質提升(4)(3 / 3)

笑對失敗,柳暗花明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耳熟能詳名言,相信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聽過,但真正理解並做到的人卻是屈指可數。現在的青少年大都生活在和諧的社會背景中,成長在溫室般的家庭環境下,幾乎沒有遭遇到過較大的失敗,或者說他們的人生還沒有開始經曆失敗。因此,稍微有一點不如意就容易心灰意冷,失去鬥誌。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古人有雲:“勝敗兵家事不期,包容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要知。”也有言:“一次的成功是由千百次的失敗累積起來的。”青少年沒必要把失敗看得如同豺狼虎豹,換個角度來品味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失敗對我們來講未必就完全是一個厄運,也許它倒是磨練青少年意誌的一塊絕佳的礪石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誰又是常勝將軍呢?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潛在的、下意識的失敗感,不被這種感覺影響的人往往是最後的成功者,而被這種感覺控製住的人則難逃失敗的厄運。誠然,失敗會讓人痛苦,但卻讓人有所收獲,而這種收獲讓人受益匪淺。因此,青少年們必須學會笑看失敗,正如有人說的“想要獲得一千零一次的成功,就必須笑看一千次失敗”,這種顛覆傳統的思維方式,能使人從失敗的深穀走向成功的頂峰。

成功是每個人奮鬥的目標,但失敗也是必須要麵對的,換個角度看待失敗,是人生的一種享受,是生命的一種感悟,是成長的一種幸福。正所謂: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失敗和成功是孿生兄弟,兩者從未分開過,隻不過人們總是愛拿著放大鏡來看待失敗帶來的影響。所以,青少年千萬不要為一次的失敗而耿耿於懷,痛苦難當,要學會在失敗中成長,在痛苦中微笑,隻有這樣才能變平庸為超脫,化腐朽為神奇。

9.進取心是優秀者的品質

隻要你留意,你就會發現,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著勇往直前,不滿足於現狀的進取心。可以說,他們沒有人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大多數人都表示要繼續努力。這就是一種進取心,是推動人們進行創造的動力。

個人進取心,是你實現目標不可少的要素,它會使你進步,使你受到注意而且會給你帶來不斷成功的機會。

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

對於一個有進取心的人來說,他即使屢遭失敗但仍舊十分努力。在他看來,隻有能克服不可思議的障礙及巨大的失望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美國發明家布卡·T·華盛頓說:“我明白了,成功的大小不是由這個人達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礙的數目來衡量的。”

哈羅德·雪曼寫過一本書,名叫《如何反敗為勝》。作者在書中列出八種進取精神:

(1)隻要我堅信自己正確,我決不放棄;

(2)我深信,隻要我堅持到底,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3)在逆境中我會充滿勇氣,決不氣餒;

(4)我不允許任何人用恫嚇或威脅使我放棄目標;

(5)我會竭盡全力克服生理障礙與挫折;

(6)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

(7)知道了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敗和逆境搏鬥之後,我會獲得新的信心與決心;

(8)無論我麵臨什麼樣的障礙,我決不向失望與絕望低頭。

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決不應低估了進取心的重要性。進取心是為了戰勝失望而必須培養的品質之一。

個人進取心是不需要別人提醒,而能主動去做需要做的事情。雖然這是美國人的各種個性中最優秀的一項特質。

當你在工作上一直致力於要求最佳表現時,就必須洞察每一種情況。無疑的,在工作中必然會出現一些超乎尋常的事情,你的努力有一部分就在完成這些較特別的工作,而這就是意味著你在工作中,已注入個人進取心的力量。

著名的財務軟件公司——用友公司總裁王文京就是一個不滿足現狀,具有不斷進取精神的人。他大學畢業後分配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在單位他還是個工作骨幹。他負責起草的中央國家機關行政會計製度一直沿用到1990年之後。在單位,王文京還曾負責實施了中央國家機關行政會計電算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