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檔案信息資源網絡建設(1 / 3)

將檔案信息資源網與互聯網相連,可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共享。檔案信息資源網絡是檔案機構實體網與檔案信息互聯網結合起來共同構成的。實體網主要是指檔案行政管理體係下檔案管理機構形成的網絡化格局。互聯網對信息的傳遞和傳播是集中、高效、方便的,正是互聯網的這些特點,使得將互聯網與檔案信息資源相結合後,可以更好地實現檔案機構實體網之間的信息聯結,業務合作以及館藏的互補、傳送與共享,因此將互聯網技術引入檔案工作,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網絡化,實際上賦予了檔案機構實體網新的意義。檔案信息實體機構之間具有協作、層次、組織、共享和互補的關係,這些關係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出現,以網絡鏈接的方式體現出來,使各檔案實體機構成為因特網上的一個個節點,這樣就突破了傳統的麵對麵的服務模式。由於互聯網技術基於現代化的數字通信技術,這就使得信息用戶可以通過上網的方式訪問檔案館(室)的網站或網頁,訪問數字檔案館,通過瀏覽器查詢各種檔案信息資源,從而實現檔案信息的網絡共享。

一、我國檔案網站建設概況

檔案信息資源網站的建設,離不開技術支持與政策支持。近年來,我國信息化程度正快速提高,一批省市地方政府大力建設信息高速公路,鋪設城市高速寬帶網絡,大中城市的光纖覆蓋率達70%以上,其中上海地區已達90%以上。許多省市已初步具備搭建信息網絡平台,開展檔案網上服務等必要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各級政府積極推動上網工程,繼政府上網、高校上網、企業上網之後,家庭上網工程已成為發展最迅猛的領域。檔案信息網絡化進程加快,檔案信息網站建設也初具規模。檔案網站是檔案機構在互聯網絡上建立的站點,是發布各類檔案信息並提供檔案利用服務,構成信息網絡的一個節點。自1999年以來,隨著電子政務的實施,我國的檔案網站從無到有,在數量上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

通過基於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的INTERNET信息檢索和瀏覽,對網上檔案信息資源進行搜索,在各大型搜索引擎上獲得相應的檢索結果為:國內(主要是大陸地區)可以直接通過中國通用計算機互聯網查詢到的各門戶網站檔案館網站的平均數量是19.7個,比1999年增長了64.2%。據權威的官方統計,到2005年底我國開通的檔案網站數已達到150多個。另外,我國檔案網站主要有以下類型:國家檔案局網站、地方綜合性檔案館建立的網站、大學檔案館的網站、專業檔案館的網站、檔案刊物建立的網站、檔案專業教育機構的網站、少數個人檔案網站。總體來看,各級綜合檔案館網站和各類大學檔案館網站的數量居多。除此之外,還有對大量存在於局域網中發布檔案信息的檔案網站無法進行了解與統計,但互聯網中的檔案網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檔案網站建設的水平。

綜觀各檔案信息網站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國檔案信息網站建設的狀況是:

(一)網站建設初具規模,但網站數量與檔案信息資源量相對較少,檔案信息資源更新慢

通過搜索調查,我國一些檔案館網站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模,許多省級和直轄市檔案館的網站服務係統相當完備,如北京檔案館網站、上海檔案館網站。然而,我國的檔案網站的數量還相對較少。我國已開通和即將開通的檔案網站的總數有100餘個,而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檔案館3987個,其中國家綜合檔案館3161個,國家專門檔案館245個,部門檔案館146個,企業檔案館215個,文化事業單位檔案館126個,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館94個。① 開通網站的檔案機構所占的比率明顯過低,這導致總體上網絡檔案信息量的不足。

與此同時,每個網站內的檔案信息內容少。我國檔案館網站的主要檔案信息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類:本館介紹、政策法規、檔案檢索、服務信息、全宗指南、館藏精選。其中每一類下麵提供了一些文字介紹,但向下最多隻能深入達到三個層次,所有信息就顯示完畢,內容還比較單薄。網上檔案信息資源內容單一、陳舊,甚至有遺漏和失真的現象。例如,有些網站除了館藏簡介和目錄外,幾乎沒有別的信息;提供的相關鏈接經常是無法連接到相應的目的地;檔案網站內容更新周期較長。許多檔案網站沒有固定的、周期性的更新時間,更新隨意性較大,導致有些檔案網站更新周期較長。一些檔案網站目前的水平還稱不上“網站”,僅是一個“主頁”而已。目前我國檔案網站中關於館藏檔案的信息多是二次、三次信息,缺乏一次檔案信息,二次、三次信息反映的隻是館藏的一小部分而非全部,檔案全文信息更是罕見,缺乏全麵的、具體的館藏檔案信息。檔案信息上網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動態地滿足利用需求。但目前我國網絡中的館藏檔案信息達不到這個層次,缺乏實用性。

(二)檔案網站缺乏整體性和層次感

在歐美等一些技術、經濟領先的發達國家,幾乎每一個州(或省)的州(省)立檔案館、市級檔案館、企業檔案館、大學檔案館,甚至私人檔案館,都在互聯網中有自己的主頁,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用於發布各類檔案信息,檔案行業組織和學術團體也是如此。其中最有代表性、建設水平最高的都是中央級檔案館的網站。相對而言,我國網絡檔案信息主要集中在各省、市級的檔案局與檔案館網站,以及中國教育與科研網上的一些大學檔案館的網站中。2002年12月國家檔案局網站的開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麵的缺陷。但國家檔案局網站發布的多是檔案行政管理方麵的信息,中央檔案館沒有自己的網站和主頁,其館藏信息隻在國家檔案局主頁上的一些欄目中有所反應映但數量少,信息量小,缺乏係統性。相比之下,同屬中央級的第一曆史檔案館與第二曆史檔案館的網站內容豐富,製作美觀,建設水平高。這些中央級檔案機構的網站,應該在我國檔案行業網站中起到龍頭作用,帶動整個行業網絡檔案信息質量的提升。此外,除了一些城建檔案館在網絡中發布的少量信息外,網絡檔案信息中科技檔案信息和專門檔案信息還很少。我國網絡中檔案信息來源機構多數是綜合性檔案館,而其發布的所謂的“綜合性檔案信息”中其實缺乏對實際工作更有指導意義的科技檔案信息與專門檔案信息。網絡中有關中國檔案學術組織和學術團體的檔案信息也比較少,《檔案學通訊》(網絡版)(HTTP:∥WWW。DAXTX。CN/)是這類網站中少有的代表,而很多檔案學者和從事檔案教育的工作者往往是以個人博客站點的形式通過互聯網發布一些檔案學相關信息、理論研究與自己的心得體會等。

完整而全麵的網絡檔案信息應該是集綜合性檔案館信息、專業檔案館信息、中央級檔案館信息、地方級檔案館信息、檔案學術組織的檔案信息等多層次為一體的。而目前我國的網絡檔案信息還存在整體上、綜合性的殘缺,缺少某些方麵相關領域的檔案信息。

(三)檔案信息網站(頁)建設水平不足

網站頁麵的美觀程度是網站能否吸引訪問者的首要問題。在當前商業型網站以各種形式和手段參與激烈競爭的事實麵前,檔案信息網站作為服務性網站,設計單調、頁麵結構簡陋,難以吸引訪問者,雖然檔案館網站由於其特殊性沒有在商業運作中被淘汰的危險,但也應該特別注重其外觀形象設計和製作,以求吸引更多的訪問者,實現網站建設的目標和自身的社會價值。另外,許多檔案館都還沒有自己獨立的域名,即仍然附屬於其他網站,沒有自己獨立的服務器和管理係統,這也是檔案網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檔案信息網站應該特別注意其外觀的新穎獨特,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有多種信息傳輸方式的支撐。網絡傳輸信息的方式很多,包括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主要涉及視覺和聽覺,但目前網絡檔案信息媒體形式單一,大部分是文本信息和一定數量的照片。至於圖表形式、三維動畫、音頻文件、視頻文件等形式的檔案信息數量就更少,幾乎沒有。隨著我國網絡化進程的加快,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全國範圍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傳輸圖文聲並茂的多媒體信息不再是技術上不可解決的難題,采用多種方式傳輸檔案信息,在滿足用戶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同時提升訪問者的心理情緒和訪問興趣,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