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檔案信息網站技術支持薄弱,服務形式單一
檔案信息網站的技術支持和服務特點是相互製約的,服務以技術為基礎條件,技術以服務為根本目的。沒有過硬的技術作後盾,高質量的服務是不可能實現的,而隻有通過實施多種形式的服務,並通過利用者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服務策略,才能促進技術的改進和革新。目前,各檔案信息網站一般隻提供信息瀏覽服務(WWW)、電子郵件服務(E-MAIL)和少量的信息谘詢服務。很少有網站提供遠程登錄(TELNET)、文件傳輸(FTP)、電子公告牌(BBS)等服務,而且大多數檔案信息網站的IP地址都集中在B類、C類地址中,檔案網站缺乏信息組織與交流手段。站內地圖、站內搜索引擎、鏈接、信息反饋等應是檔案網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手段有利於組織檔案信息,及時與利用者交流,目前我國檔案網站在這幾個方麵的建設還不完善。檔案信息網站的訪問量還比較小,除了當前人們的檔案利用意識不高外,網絡技術的落後和服務形式的單一,是造成檔案信息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網絡檢索工具數量少,性能有待提高
網站檢索服務是公共檔案館網站對傳統檔案檢索服務模式的延伸和擴展,是信息服務是否完善的重要標誌,目前我國公共檔案館網上檔案信息資源檢索服務模式集中在檔案目錄檢索、站內檢索和網上預約調卷幾個方麵。無論網絡檔案信息數量是多還是少,完善易用的檢索工具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對全國33個公共檔案館網站調查後發現,72%的網站開展檔案目錄檢索,用戶可以通過該項檢索功能迅速查詢到相關檔案目錄信息。63%的網站開展網上預約調卷,檔案館管理人員通過該項功能得知用戶所需檔案並做好相應的前期準備工作,提高檔案利用效率。18%的網站提供站內檢索,方便用戶檢索網站信息與所需檔案信息。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公共檔案館網站開始逐步突破傳統檢索服務模式,隨著網絡環境的改變有相應的調整措施,所實施的館藏檔案在線檢索已達到一定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館藏檔案用戶需求。
當然,與國外檔案館網站建設相比較,目前我國公共檔案館網站檢索性服務仍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從檢索工具的數量上看,我國提供檢索功能的檔案網站還比較少,許多網站甚至沒有檢索工具;從檢索功能上看,館藏檔案主要通過單一檢索來實現;從檢索深度看,主要是以一次信息為主,二次信息為輔;從檢索數據類型看,都為文本信息,多媒體信息尚未實現。在所調查的檔案網站中隻有3家提供部分檔案全文閱讀,約占本級別網站的9%,即北京檔案信息網、內蒙古檔案信息網和雲南檔案信息網提供部分內容全文閱讀。對於異地查檔的利用者而言,在線檢索所能獲得的檔案信息達不到文件級。有些檔案館的網站甚至連可以瀏覽的檢索目錄都不具備,更不必提具體的檔案全文內容了。同時,一些檢索工具還有使用不方便、速度相對較慢、數據覆蓋率低、界麵不友好、幫助係統不完善等缺點。當然,網絡檢索工具的開發水平與檔案機構的級別不協調,地區發展不平衡有一定關係。如北京市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建立有檔案信息檢索工具,而其餘的檔案館,省級以下的市級、區縣級檔案館網站開設檢索工具的情況不容樂觀;臨沂市檔案局(館)網站和紹興市檔案局(館)網站的檢索係統研發水平較高,與許多省級檔案館提供的檢索工具相比功能強、內容豐富、效果良好。因此,有些市級、區縣級檔案網站訪問量甚至超過部分省級檔案網站。
二、我國檔案網站的特色服務
我國各級各類檔案機構,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在如何通過網絡吸引利用者方麵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進行了一些嚐試,推出了一係列特色服務,一方麵為公眾檢索檔案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檔案信息網絡化服務水平。
(一)開展特色館藏展示服務
特色館藏展示是基於各類型檔案館特有館藏所建立的具有地域優勢、能取得顯著成效的特色資源服務,即對本館特色館藏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特色館藏展示能有效發揮本館特色館藏資源優勢,提高檔案館檔案利用率,是檔案館信息服務水平的重要標誌。目前國內很多的檔案館網站都設有特色資源展示,如上海市檔案信息網的“珍檔薈萃”中詳細介紹了上海市檔案館館藏的“十九路軍將領致嚴慶祥的感謝狀”。青島市檔案信息網中“老青島特藏室”欄目中的“膠州路1號———普濟醫院”詳細介紹了本市普濟醫院的建立、發展等一係列檔案館藏。
(二)大學檔案館提供學籍檔案查詢
各大學檔案館將學生學籍查詢作為服務學生和社會的重要內容,不僅為在校學生的就業、人才流動等提供學籍查詢,也為已畢業的學生提供相關學籍曆史的查詢,如南京大學檔案館的檔案查詢中,提供了本校學生的學籍檔案,可查詢本校所有本科生、專科生的姓名、學號、係別、在校時間、籍貫、案卷號等情況,方便用人單位了解相關信息。北京大學推出畢業生認證,可以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位和學曆予以認證。各大學的大學檔案館已陸續在網絡上推出這項服務。
(三)檔案網站開通政府信息公開查詢功能,允許用戶在檔案網站上查閱、檢索法律法規允許公開的政府信息、現行文件
從全球政府信息管理的現狀看,全世界範圍都將政府文件的開放與利用納入國家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之中,政府文件的開放與獲取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檔案事業發展、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指標。如國家檔案局網站首頁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上海市檔案局(館)網站提供了現行文件目錄檢索;浙江省檔案館網站提供了數量豐富的現行文件在線閱覽和現行文件目錄在線檢索;北京市檔案館網站按文件責任者進行分類,鏈接到各文件形成機構在線閱讀現行文件。這些文件是檔案的前身,既有時效性,又與廣大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利用者。隨著200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查詢將會逐步成為檔案網站服務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國外檔案網站建設概況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檔案信息網絡一體化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NARA)的領導與組織下,建成了檔案信息導航係統(NAIL)。該係統擁有全國各種檔案館藏信息的聯網可檢索數據庫,將國內所有已數字化的檔案資源,按地區、來源和利用對象分別納入統一的檔案管理網絡中,實現了全國數字化檔案資源的網上集成化查詢、檢索和利用。現在,通過美國NARA檔案信息總網站,可以檢索到包括10個總統圖書館在內的200多個檔案館的數字化檔案。另外,美國製定了規範化的檔案數字化網絡化標準,比如基於《通用檔案著錄國際標準》(ISAD(G))之上製定的美國編碼檔案著錄文獻類型定義(EADDTD),是當今美國數字檔案館的核心技術,EAD是第一部檔案著錄交流標準,它是以標準通用標記語言(SGML)和擴展標記語言(XML)文獻類型定義(DTD)的形式存在的。
加拿大是北美地區第二個實現國內所有檔案信息網站聯網,提供用戶網上查詢利用的國家。1996年5月,加拿大檔案委員會在渥太華召開了“檔案信息高速公路”圓桌會議,提出了電子傳遞檔案信息的共享問題,提出要建立和發展“加拿大檔案信息網絡”(CAIN),要以加拿大國家檔案館網站為依托,創立自動化聯機檢索工具,通過它可以檢索到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所創建的一係列數據庫及自動係統中的大量信息。
歐洲國家的代表英國,於2001年發布過一個檔案指南計劃,目的是讓公共檔案館實現其利用者能夠以電子形式利用它的文件和各項服務。該計劃完成後,英國公共檔案館將向它的利用者提供電子郵件、討論組和有關網址服務,全天24小時向利用者提供世界各地的有關信息,利用者可以在線利用館藏檔案原來紙質檢索工具中的信息,並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按主題分層次進行檢索,通過互聯網訂購某些重要信息,通過電子郵件訂購館藏出版物、圖片和其他一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