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老王頭的來曆(二)(1 / 1)

顧科長在16歲的時候就參加革命了,以前是中原野戰軍的,也就是後來的二野,當年在徐蚌會戰中,所屬部隊就是把杜聿明活的。顧科長說起這些,那是津津有味,滿臉都發著紅光。就算這樣,張小賢也不會覺得顧科長吹牛什麼的,因為這些都是顧科長值得去炫耀的地方。他們這些老前輩不知經曆了多少槍林彈雨,說句不好聽的話,沒有他們,哪來今天的安定生活。張小賢小時候經常會纏著父親講一些戰場上麵的事情,不過有時候父親並不願意去講,為這事,還經常跟父親鬧脾氣,等長大之後才慢慢明白,父親是害怕回憶那些場景,倒不是害怕那個炮火紛飛的戰場,而是怕回憶起那些戰死沙場的戰友。雖說顧科長今天跟自己講的繪聲繪色,但張小賢發現顧科長講完之後,突然沒有了聲響,一個人坐在那邊抽悶煙。連續抽了兩根煙之後,張小賢看到顧科長的眼圈有些泛紅,張小賢有些過意不去,說到底,都是因為自己,顧科長才會這樣的。再次抽煙一根,顧科長說起老王頭……!老王頭過去參加過國軍,原來可是黃百韜兵團的軍醫,淮海戰役之後,黃百韜兵敗自殺,大都國軍成了解放軍的俘虜,這老王頭就是其中一位,不過在當時解放軍正缺少醫生的情況下,老王頭主動又加入了解放軍,並沒有跟大家一樣,討幾個錢回家。顧科長說到這,張小賢起了一個疑心,怎麼老王頭還主動加入解放軍?那個時候主動投誠的大都數是國軍的高級將領,作為一個小小的軍醫,何以能耐主動加入?雖說那個時候解放軍的政策很是寬鬆,但是對於主動投誠和被俘之後再主動投誠的,那性質可是不一樣的。難道說老王頭真是看清國民政府的腐敗本質才轉變思想,主動為解放軍服務的?張小賢覺得事情有些蹊蹺,但對於老王頭當年投誠一事,已經無法再去查詢當時的真實麵貌。顧科長繼續說道,老王頭參加過國軍那是事實,雖然老王頭早已是以解放軍軍醫的身份轉業歸來,但是每年上級在人員政治審查過程中依舊會對老王頭進行全麵、嚴厲的審查。不過,老王頭在大陸已無任何的親友,所以每次作為審查的主辦人顧科長,也就正常的走一下程序。張小賢問顧科長老王頭參軍前沒有結過婚嗎?顧科長告訴張小賢這個老王頭有一個原配夫人,再聽說黃百韜兵敗之後,以為這個老王頭也死在了戰場上。所以就帶著兒子去了台灣。張小賢問何時去的台灣,顧科長說這個具體時間也不清楚,就知道帶著兒子去了台灣。張小賢繼續問顧科長,老王頭投誠之後為什麼沒有主動聯係她的夫人。顧科長說老王頭不想拖累自己的夫人,萬一自己投誠的信息泄露出去,那他的夫人可是通匪分子,那下場可是很慘的。張小賢明白顧科長說的話,當年的軍統對這些投誠分子的家屬可是相當的迫害,有的人受不了威迫,又重新回到了國軍序列。如果老王頭戰死沙場,那會得到國軍很高的榮譽,也會得到一筆不菲的補償金。顧科長感歎說這個老王頭為了自己的親屬,真是受了一輩子的“苦難”,當年是有妻、有兒不能認,如今在現在的環境下,連想都是不能想的事情。而且這個老王頭對自己的夫人那也是有情有義,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單身,組織上也考慮過為他找個老實人家的姑娘,但老王頭每次都婉轉拒絕了。現在年紀大了,組織上也沒有人再提了。顧科長來到這個食品廠也已經有好幾年時間了,總共審查過老王頭三次了,每次都是這樣的。其實顧科長也覺得這種舉動純屬“侮辱人格”,要是自己早就跟組織反應了。顧科長像上麵反應過一次,不過被罵的狗血淋頭,還差點撤了自己的職,這此後就沒有再說起過。張小賢從來沒有想過老王頭是國軍,雖然自己對老王頭的投誠感到懷疑,但是顧科長說的老王頭那些事情,又覺得老王頭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張小賢覺得自己的思維好像受了顧科長的影響,總覺得自己要是再調查老王頭好像顯得有些不地道,不近人情。但是張小賢知道,不管你這個人對社會有多大貢獻、對家庭有多麼負責,但是你要是做了一些犯法、甚至犯罪的事情,那隻能大義滅親。這是張小賢當年考上省刑警學校,父親送自己去學校報到時說的一句話。張小賢至今記得父親說這句話當時情景,當時父親很嚴肅。自己卻嬉皮笑臉,說要是父親犯了錯,肯定不抓你,父親當時就訓斥自己一頓。為此,張小賢才牢記自己父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