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帝驟崩,皇室內亂。這個重磅消息對於微妙的兩國關係,雖然說不上驚天動地,但絕對能讓滿朝上下心思搖動。
南北兩國邦交,從來都是打打停停,永無休止的輪回。沒有完全和平的時候,也沒有不死不休的持久戰。一方強勢的時候,總是抓住時機朝對方踩兩腳。就如同前些年北國派騎兵肆虐南朝,一陣旋風刮過去,就俘虜了南朝的皇帝衛約。
這種行為通常不是大規模的攻城略地,因為兩方的實力沒有一麵倒的懸殊。就算俘虜了對方皇帝,隻要對方皇族還有男人,世家還沒滅亡,就別想能一股腦的將對方的領土拿下。
南北兩朝相對和平了五六年,如今再次打破了平衡。南國要是不趁此時機落井下石一番,實在對不起前幾年對方的無情蹂躪。
大正宮朝堂上,郗愔坐在禦座上,表情淡然,充分給了臣子發言權,“有什麼想法,都說說!”
高品級的朝臣昨晚都收到了提醒,因此早有準備。互相看看對方,趁人之危是一定要趁的,隻是這個度不好把握。皇上現在問起來了,隻好從先禮後兵的角度出發?
一個朝臣站出來,“臣以為,不如擇一生性懦弱的皇子扶助其上位,弱其皇族,削其國力。”
郗愔眼皮都未掀一下。
臣子見到郗愔這般反應,立刻知道自己的建議皇上沒采納,主動的躬身退了回去。
下一個接著發言:“南北兩國相距甚遠,便是扶助了皇子,與我國益處並不大,反而會便宜了北國的世家。臣以為,不若趁北國內混亂,直接出兵攻下幾座城池,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待他們出兵相抗時,再與其和談,命其割地於我國。”
利益到手了才能叫利益,這法子也算穩紮穩打,也是最能見成效的。
然而,郗愔卻是頭也不抬的翻著案幾上的各式情報,“還有嗎?”
顯然,這建議已經有點靠譜,不過仍舊沒得到皇上的讚同。臣子再次退回去,這次許久無人說話,因為他們都在揣摩郗愔的意思,思考他究竟想要幹什麼?
還是郗愔原本的直屬家臣更加了解他的心思,略微思索後,一人站出來:“臣以為,北國內亂,真是我朝開疆擴土,一舉滅城破國之時。”
嘶——大殿內響起一陣的抽氣聲,小子好大的口氣,想要滅掉北國?
“純屬異想天開,北國若是說滅就能滅,我朝驚才絕豔的先祖們會任其立國百年?”一個大臣忍不住出聲斥責。“
“為皇上獻策,當以現實舉。不能紙上談兵,誇誇其口。”另一個不滿的訓導。
獻策的臣子卻是充耳不聞,隻等待郗愔的裁決。
郗愔這次抬起了頭,掀開了低垂的眼簾,幽深冷硬的目光對著眾臣掃了一眼,說道:“方才朕看了最新的情報,北國漯河糟了洪災,兩岸房屋土地淹沒無數,成千上萬民眾無家可歸。北國國內傳聞太子弑父,不止三皇子反,其他皇子同樣各懷心思,躍躍欲試。”
從上朝到現在,難得郗愔開口說了這麼長的話。
朝臣們已經琢磨出了郗愔的意思,這是真想趁亂滅了北國啊!這種態度,對於安於現狀的世家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打仗需要勞民傷財,世家們必須出錢出力,這種付出和獲得不成正比的事,他們是不會幹的。因此,立刻有人出列道:“臣以為,此次雖然北國大災大亂雖然會削弱其國力,然而要是遇強敵攻擊,可能會暫時放下己見,共禦外敵。將他們逼急了,逼出了血性,以全國之力抗衡,到時很可能適得其反。”
“是啊,皇上,經略北國之事,需徐徐圖之。”老世家們紛紛上前附和。
“皇上,臣以為此次天時地利人和,正是難得一遇的大好時機,若是經略得當,會是千秋功業啊……”
郗愔冷眼看著下麵的臣子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爭的群情激奮,臉上不動聲色的揮了揮手,“今日散了吧!”
“拿上東西,回書房。”轉頭,吩咐身邊的太監收拾案幾上的東西,郗愔自己則優雅的起身,甩袖離去。
眾臣也愣了一下,似是沒想到郗愔這麼好說話,居然什麼策論都沒議出,就打發了他們。
腦子裏揣摩不停,膝蓋卻自動打彎,嘴上恭敬的念著:“臣恭送皇上。”
其實郗愔根本就沒打算這些人能給他一個統一的答案。今日的朝會,不過是為了做出個態度罷了。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份藍圖,不是朝臣們可以輕易左右的。這幾日,便讓臣子們將注意力放在這事兒上好好琢磨,等他們回過味兒來,他的計劃已經開始了。到時候要怎麼做,還不是得按照他的計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