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卡爾的玩具和智力開發(1 / 3)

我認為,不能太早地陪孩子玩耍。隻要我們方法得當,就幾乎可以將所有的生活目標融入玩具裏麵,使玩具也能蘊含豐富的教育價值。

陪小孩玩應該是一件既輕鬆又愉快的事情,在玩耍的過程中能夠喚醒、引導和增強孩子潛藏的力量。拿給孩子的東西應該從簡單的、最易感知到美感的東西開始,因為太過於精美的東西在孩子眼裏沒有多大意義。

舉個例子,我們常常在卡爾的眼前晃動手指,一會兒動一根手指頭,一會兒動幾根手指頭。他很快就會注意到,便要伸手去試圖抓住它們,但剛開始的時候一般都抓不住。我們並不介意,反而把手放得更近,或者讓卡爾靠我們更近。他終於抓住了我們的手指,並為這個小小的成功而高興,還抓住一根手指放進嘴裏吸吮起來。這時我們就緩慢地、清晰地、重複地讀“手指”這個詞,卡爾這個還沒有理性的小家夥就能聽清楚這個發音並可能理解這個詞。幾分鍾以後,我們把手指頭從他嘴裏抽出來,並再次把一根手指頭放到卡爾麵前,說“一根手指”,接著舉起兩根手指,同時說“兩根手指”。

如果卡爾抓住了拇指,我們也像上述的那樣,說“拇指”。但是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盡可能避免讓他抓住拇指,免得把他幼小的腦袋弄糊塗了。等他已經真正認識手指了,我們再給他拇指,並同時發出“拇指”的讀音。最後再慢慢地認識了食指、中指和小指。每次實驗前我們都要做充分的準備,並且一定要大聲地、清晰地、緩慢地、重複地發出每一個單詞的音。

接下來,我們就不僅在他眼前晃動手指了,比如用手指把他的手或別的東西舉起來,當然,這麼做的時候我們也要大聲地說出這個單詞。

為了訓練卡爾的聽力,我們拿兩個光滑的鑰匙,放在卡爾的眼睛和耳朵前麵,交替敲打撞擊的同時,發出“鑰匙”這個單詞的音。如果他成功抓住了鑰匙,就會放進嘴裏,我們就進一步把這個遊戲繼續下去,把更多的鑰匙放在他麵前,並像前文所提到的那樣反複地讀“鑰匙”這個詞。

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人隻要細心琢磨,就可以很容易把任何一件東西變成一個玩具,而且我深信,如果能以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遠比給孩子們買一大堆玩具,然後把這些玩具扔在那兒讓他們自己玩,卻不給予他們任何認真的指導要好得多。這些還沒有理性意識的小家夥們,拿著玩具隻會傷到自己,其他的什麼也學不到。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消磨著時間,漸漸變得疲倦、易怒、固執,把玩具隨意地丟到一邊,或是任意摔打搞破壞。總而言之,當他們發現有太多的玩具可玩的時候,就養成了搞破壞的習慣。

孩子們破壞玩具,通常是為了發泄不快,而這種不快往往是一個人玩玩具的無聊、倦怠引起的。於是他就會把所有的不快發泄到所有他能摸得到的東西上,最後甚至發泄在周圍的人和動物身上。每個人都能看到這種方式會帶來多麼令人傷心的後果。

如果要詳細描述和闡釋我的教育方法,那就顯得太囉唆了。但一些提示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出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當卡爾的感知能力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我們就進入了拓展其理解能力的階段。比如說,我們拿給他一根樹枝並且說“一根樹枝”,然後從樹枝上摘下一片葉子,舉到他眼前說“一片葉子”。我們交替著把樹枝和葉子放在他眼前晃動幾次,以便給這個小家夥足夠的時間把注意力集中起來,並且每次都大聲地、清晰地、緩慢地讀“一根樹枝、一片葉子”。我們從樹枝上摘下更多的葉子,說“又一片葉子,再一片葉子”,接著我們把兩片葉子放到他麵前說:“看,卡爾,兩片葉子!”接著是“三片葉子”,以此類推。

我們會指著還有幾片葉子的小樹枝,用清晰的發音強調說“一片葉子,兩片葉子”,故意把“兩片葉子”讀成了單數發音(two leaf),然後很快進行自我糾正,“兩片葉子(two leaves)”。最後,我們帶著很驚訝的表情,對著樹枝上還剩下的所有葉子說“哇,許多片葉子!(many leaves)”,這樣就把“葉子”這個單詞正確的複數形式讀出來了。

當樹枝上再也沒有葉子了,我們就拿著樹枝在空氣中抽動,並且說:“一根樹棍!”

“看,卡爾,現在它是一根樹棍了,現在所有的葉子都沒了。”然後再指著那堆葉子說,“葉子都被揪下來了,現在它已經不再是樹枝了,這是一根樹棍!”

過了一會兒,我們會說:“我是從樹上砍下這根樹枝的。來,我讓你看看我是怎麼砍的。”我們抱著他,或者拉著他的手,帶著他走到樹的麵前,我們盡可能從很矮的地方砍樹枝,這樣卡爾很容易觀察到。然後,我們拿著樹枝放回到砍下來的地方,再試著把樹棍“裝回”到砍下來的地方,並且緩慢地、清晰地說:“你明白了嗎?我們就是從這棵樹的這個地方把它砍下來的。”我們還指著這棵樹說,“它原來是這樣長在這棵樹上的。”

接下來我會問:“要我再砍一根樹枝嗎?”

他肯定會回答:“要!”

現在我要故意翻遍全身的口袋,好像要從身上找出一把刀似的。當然,這都是徒勞的。我會反複地說:“糟了,我沒帶小刀。沒有小刀我就沒辦法從樹上砍下樹枝來啊。”過了一會兒,我又說:“等等,親愛的,我去屋裏拿一把刀。”

等我拿來刀子以後,我就會指著樹說:“瞧,我現在有了小刀,就能砍樹枝了!”

我砍下一根樹枝,故意舉起來說:“現在,樹枝被我從樹上砍下來了!”過了一會兒,我再把樹枝舉到樹上,說:“瞧,卡爾,這裏就是這根樹枝原本長在樹上的地方。”接著,我把這根樹枝和先前砍下來的那段樹枝放在一起,然後說:“現在我們有兩根樹枝了。”

一開始,我們往往會說:“現在,我們有一根樹枝,好,再來一根。”這時要一直指著那根樹枝說:“好,現在我們有兩根樹枝了。”

後來,我們逐漸引導他注意大小不同的樹。比如,我們會最先指著一棵矮小的樹說:“這是一棵小樹。”然後指著一棵有著高大樹幹的樹說:“這棵樹比較高。”最後指著一棵更高更大的老樹說:“這棵樹非常高。”和卡爾說的時候,每一個單詞都要發音正確、語調恰當,並輔以適當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這樣,我們以一種近乎遊戲、娛樂和消遣的方式,教他認識哪些樹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美味的果實,另外一些樹既不會開花也不會結果。

如果恰好看見一棵橡樹,我會說:“那是一棵橡樹。橡樹也會結果,但是我們人不能吃,動物很喜歡吃橡樹的果子。你應該自己去看看!”

如果能找到橡樹果實,我們就撿起一些給卡爾,讓他拿去喂我們養的豬。如果還沒到橡子成熟的時候,我會先花點時間四處尋找,然後假裝陷入沉思:“哦,對了。我突然想起來,現在還不是收獲橡子的時候呢。抬頭看看樹上,樹上有許多橡樹的果實!這會兒還非常小,再過幾個星期就能長得再大一些。可能還有一些會掉下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撿些回家了。”

用同樣的方式,我們向卡爾介紹了上千種事物,比如玫瑰花。

我們折下一根上麵有幾片葉子和幾朵花蕾的玫瑰花枝,一些是半開的花蕾,另一些花已經盛開,放到卡爾麵前,說:“這是一根從玫瑰花叢中折下來的玫瑰花枝!”接著,我們舉出一係列的詞語:枝條,葉子,莖,刺(大的、小的、直的、彎的),花萼,花朵,花瓣,彩色的葉子,花朵的外部、內部,大、小,光滑的,小卷的,大波浪的,折起來的,白色的,粉色的,紅色的;花藥、花粉囊、花粉、花蕾(我們最後會把花蕾掰開看),半開的,等等。這其中我們還要提及氣味,玫瑰花的氣味能夠立刻被嗅到,易與其他花草和植物進行對比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周圍最普通的環境就能成為孩子遊玩和教育的場所,這些已經能為五六歲之前的孩子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了。

我必須在這裏說一下,無論哪個小孩要通過這種方式去學習聽、看、感覺和品嚐,一定要以一種正確的方式進行。他的聽力、領悟力、感受力、觀察力和欣賞能力都隨之提升成為極大的智能,並使一個孩子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方式變得高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