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賽跑家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出現了一個最快的短跑運動員,他是美國的選手波尼卡爾。在100米初賽中,他創出了99秒的佳績,由於順風跑,因此大會否定新紀錄。但他在決賽中又以10秒整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勝;而在4×100接力賽中,以驚人的表現更令美國隊反敗為勝。
在比賽開始後,美國隊便節節失利,頭三棒跑過後,美國隊已被領先的隊伍拉開8米,觀眾都認為大勢已去,他接棒後,情況便大為改觀,他以驚人的速度奔向終點,並以領先十分之三秒奪得金牌。
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他在最後100米內所跑出的時間是89秒,速度高達每小時44公裏。
首次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中國人
1988年8月8日,中國台灣王瀚和5名遊泳隊女將,在惡劣的環境下,不畏艱險,以14小時31分鍾橫渡英吉利海峽獲得成功,這是中國人首次渡過英吉利海峽。
這一天,海峽中部的浪勢很大,參加挑戰的美國、西德及日本隊因而取消下海,但王瀚則按原定計劃下水。
在女運動員中,陳月嬌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職業為工業車司機,鄭玉鈴是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行政人員,容淑賢是從香港到台灣讀書的畢業生,張慧美是就讀美國理工學院的學生,他們的感受就是為所有的中國人感到驕傲,這次成功證明了中國人的合作與團結精神。
運動員及其技術等級
從廣義上講,凡是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都可以稱為運動員。但是,按正式的定義,運動員是指從事某項體育運動,進行過係統、嚴格、科學的訓練,在技術上達到一定水平的人。
運動員在我國一般分為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少年級運動員五個技術等級。
不同運動項目、不同性別的運動員,評定不同技術等級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在運動員的五個技術等級中,運動健將是最高級稱號,由國家體委批準授予。一級運動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國家體委直屬體育學院、各係統的中央體協授予。二級、三級、少年級運動員由地(市)、縣體委及體育學院、各係統中央級體育協會分別批準授予。
圍棋何以屬體育
圍棋作為體育項目,是新中國50年代後期開始的。
在舊中國,圍棋隻剩下寥寥無幾的職業棋手,生計困難。解放後,由於當時中央人民政府李濟深副主席的提議和周恩來總理的關懷,1952年成立了北京棋藝研究社,歸政府文化部門管。有的老棋手被安排在文史部門。
5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經濟、文化和體育的發展,圍棋和象棋、國際象棋的比賽活動有待開展,棋類究竟歸哪裏管好?在外國,做法不一樣。當時,在蘇聯和東歐國家歸政府體育部門,其他多數國家的棋類組織是民間團體,也有的屬體育組織如菲律賓等。日本棋院是民間獨立的社團,歸日本政府文部省管。
那時兼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副總理還有陳毅副總理都很關心棋類運動。尤其是陳毅元帥,一直熱心倡導圍棋。據前國家體委主任李夢華回憶,陳毅說圍棋有正式比賽,要裁判員,以後會有國際比賽,還是歸體委管好。這件事便由此定了下來。
1957年,國家體委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棋類錦標賽,將圍棋、象棋、國際象棋列入體育項目。從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至今,圍棋一直是全運會的競賽項目。
齊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為什麼都先出左腳
在隊列教學或是集體列隊參加有關活動時,老師都要求學生步調一致,精神飽滿,並且在出第一步時都必須先出左腳。為什麼規定各種步伐都必須先出左腳呢?原來,人體的心髒位於左側,人體的重心無形中就偏向左。人體前進實質上是重心前移的結果。各種步伐的第一步都是從立正開始的(行進間步法變換相同),看上去立正時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實際上重心偏向左腳一邊。各種步伐第一步為了整齊劃一,就要求一定要迅速移動重心,也就是左腳先出,踏在“一、二、一”的口令“一”上。體育老師為了使同學們第一步能迅速移動重心,常常在教學中要求——齊步走時第一步(左腳)一定要“邁”出去;跑步走時第一步(左腳)一定要“躍”出去;正步走時第一步(左腳)一定要“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