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同鄉聯誼會有較長的曆史,是香港地區比較有名望的社團。名譽會長桂華山、許達三、顏期仁、莊榮坤,會長高明欽、陳俊嚴,董事會主席陳有德,副主席王振翼等知名人士對家鄉都有所貢獻。該會相當一部分成員都擁有財力,其中陳有德是前任海外商業聯誼會理事長,與菲律賓商總理事長莊清泉及台灣有關商界人士關係密切,經常往返台灣做生意。今年上半年,陳曾受莊清泉委托來福州找我了解對台貿易問題。因此,做好他們的工作,對爭取他們回鄉投資有重要的意義。
晉江縣一中、三中、石光、南僑四家校友會的成員多數是老朋友,主要是建國後培養出來的學生,以後出境經商。會員們大都年青有為,朝氣篷勃,有的已接上父業,成為新型的企業本。在籌組香港晉江縣同鄉會的過程中,他們起了重要的作用。過去,這幾個校友會曾準備聯合成立香港晉江縣校友聯合會,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能實現。這次在同鄉會成立的推動下,又聯合到一起。我借受他們邀請之機,做了他們的團結工作,他們表示要在同鄉會的指導下,成為集體的成員。我們要加強與這股新生力量的聯係,做好他們的工作。
4、聯係了在本省投資的項目。印度尼西亞紙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在印尼擁有日產四、五百噸紙張的造紙廠,並在香港設有公司,資力較厚。鑒於印尼局勢不穩,楊很想抽出一部分資金回國內投資。今年上半年,楊和其弟回來了解投資項目,我曾介紹他們到福州、莆田、晉江、廈門等地洽談。後來他們又到北京、大連等地訪問考察,了解情況。這次赴港前,我特地向省石化廳要了幾個項目資料(其中有興建的純堿和磷酸廠項目),在港與其弟(楊在港公司的經理)當麵商談,經與在印尼的楊本人聯係,他表示對這些項目有興趣,擬在一段時間後即回來洽談。
我們去年提出在福健興建三十層樓的華僑服務中心大廈,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引進外資。為此事,我特地帶了二份大廈建造可行性意見書到港,與趙××進行了商談。趙是印尼華僑,在港設有公司,任董事長。該公司既搞貿易又搞建築,已在廈門設立辦事處。經過商談,趙對修建華僑服務中心有興趣。
三、兩點建議
福建籍在港的同胞約有五、六十萬,他們和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台灣聯係密切。現在香港的福建幫,除了原有的商會、同鄉會、體育會、十邑同鄉會外,還有近年來相繼成立的安溪、永春、南安等同鄉會,這次又成立了晉江縣同鄉會。如何利用這些同鄉會進行工作,是當前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目前,東南亞各國經濟不景氣,尤其是菲律賓,許多華僑華人都想找經濟出路,這正是引導他們回國投資的好時機。
據了解,去年省僑辦在港建立的“僑裕”、“和發”、“建寧”三個公司,雖與國務院僑辦駐港領導機構和工委取得了聯係,初步打下了基礎,但因人員配備薄弱,經濟基礎未穩定,工作尚未取得較大進展省華僑投資公司八四年三月經省政府批準恢複,己亮出牌子,但由於領導班子和人員沒有配好,至今尚未正式對外開業,在港也有不少反映。
為此建議:
第一,應加強我省在港僑務工作陣地,盡快物色、委派適當的幹部到香港工作應加強、健全僑務領導小組,統管在港僑務係統的工作,並充分利用各方麵的條件開展工作。
第二,省華僑投資公司曆史上在國外華僑中有較好的信譽,希望能盡快由有華僑關係的、在國外有一定影響的幹部組成董事會,正式對外開業。同時在香港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以吸收僑資外資,為我省經濟建設服務。
(原文刊於《頤委通訊》第3期,198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