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玉晴不忍天薦在幼小的心靈深處蒙上太多的陰影,她了解自己的孩子,心裏苦比什麼都苦。就決定帶天薦回溫烏生活。這幾年醫術漸深,回去生活總不會比以前更艱辛。
回到溫烏之後,木玉晴又租住了以前的老房子,收拾了一下。一間房子居住,一間房子當庫房和天薦學習之用,一間房子開醫館。雖然破舊了些,但這是自己的家,住著安心!
隨著木玉晴醫治的病人越來越多,名聲也逐漸大了。來求醫問藥的陸續不絕,先是周圍村鎮的,漸漸地出現了很遠的大城鎮的。
家裏的日子慢慢地好了起來,雇了一名采藥小廝專門負責采藥。自己忙不過來,又雇了一名郎中,一些小病就由這郎中去看。
醫館也擴大了,木玉晴買下了所租住的房子,一來一直在這裏行醫,病人都熟悉了,方便病人來看病。二來鄰裏關係也都很好,幾年相處頗為不舍。三來這裏是徐宇和木玉晴一開始就租住的房子,算是留個念想吧!木玉晴雇人把房子重新修補了一下,又新蓋了一間,圍了個院子,倒是也初具規模了。
北熊國共有十五個州,每個州都有大小十幾座城鎮。溫烏鎮便是東寒州十三座城鎮之一。這一年天薦十六歲,到了參加會試的年齡。
十六歲的天薦已經是大人了,長得也是非常俊秀,烏黑的頭發以竹簪束起,朗目繁星,鼻梁高挺,厚薄適中的紅唇總是露出淡淡的笑容。六年的書海暢遊,使天薦脫下了稚氣,多了份成熟,氣質也是溫文爾雅。
天薦告別了母親,去州城參加會考。結束後也不作停留,返回家中,繼續陪母親經營醫館。張榜之日,榜上有名,考入了一所軍事學府。
隨後學府發了喜報,喜報中規定一個月後去學府報到。天薦囑咐母親自己注意身體,別太勞累,就去北兵學府報道了。學府中所招收的學生分兩類,一類是參加會試考入的,一類是家中長輩在軍中當職,子女可以通過內部考試進入的。
學府的生活單調枯燥,寅時三刻起床,體能訓練,上午學習兵法之道,下午實兵演練和戰場搏殺訓練,晚上進行忠於皇室的教育,直到亥時一刻才能休息。除了吃飯的時間基本都是在緊張中度過。
十六、七歲的孩子,除了有一腔報國的熱血,也有想家的時候,也有羨慕那些文官學府有假期、有女學員的時候,也有生病了繼續訓練昏倒在地上的時候。
北熊國建國以前是北方野蠻之族,物產貧瘠,生活艱辛。一直欲入南方,搶占肥沃土地,掠奪糧草資源。可是南方不僅僅有肥沃的土地、豐富的物產,還有兵強馬壯。
隻是南方有兩個強大的帝國,為了爭奪領土在不斷地戰爭,無暇他顧。否則當時的北方野蠻之族,還能不能存在都是兩說。南方的兩個帝國經曆了多年的戰爭,最終兩敗俱傷。
其中敗得最慘的的一方聯合北方野蠻之族,擊敗了南方的帝國白素國。後來,北方野蠻之族在回軍的時候,趁機滅掉了同盟帝國千草國。
北方野蠻之族一統三國領土,成為戰界齊天堡下中等強國。北熊國建國以來,一直以能力大小任命官位高低。不看家境、不分男女,文武百官,為能力任命官職。
但是隨著十幾代皇帝的更替,朝中派係林立,漸漸地有了改變。貴族有了特權,然後愈演愈烈。再加上有了廣闊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北熊國開始變得腐朽。
以能力任命官職是非常優秀的國策,但是隨著整個國家的發展,權利機構的腐朽,各派係對權利的把持,以能力任命官職也隻能成為一紙空文。
北方蠻族建國之前,本沒有什麼信仰,隻有對物質資源的極大追求。建國之後一時間物質資源得到了充分滿足,再加上對開國皇帝的崇拜,所以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卻漸漸地顯露了出來。那就是對物質資源無休止的欲望,從少到多,慢慢地變成了貪得無厭。
天薦在軍事學府三年學滿,便被分配到邊疆,當了小隊長。因北熊國同東夷國再次發生衝突,天薦有所戰功,被晉升為百戶。後來幾次戰事,天薦無論行軍布陣、臨陣衝殺、配合友軍都是表現的極為優秀。可是千戶卻是有些不屑,所以對天薦的功績一直壓著,並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