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1 / 2)

宋齊丘的顏值不錯,長相英俊,隻是他的個子不高,他身材瘦削,皮膚蒼白,看起來像是體質比較羸弱,但他的談吐卻著實非同一般,有一種文雅的書生氣質。

劉校尉卻在若有意若無意地觀察著這個宋齊丘,他的目光中充滿了疑惑。此刻,劉校尉已經被晾在了一旁,這種被人冷落的感覺讓劉校尉很不爽,他隻好借酒消愁,自斟自飲地接連喝了好幾杯悶酒。

李盛的酒量還是不錯的,按照錢胖子的話,李盛以前經常跟包括錢胖子在內的一些狐朋狗友去青樓裏喝花酒,其實,即便是在後世裏,李盛作為一個跑業務的營銷人員,對於喝酒也是習以為常了,他經常要在酒桌上與客戶談生意。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飯桌上擺滿了廬山的特產,除了石雞和石魚等各種野味之外,還有著名的水蒿、筍幹和竹蓀,足見李洞主的誠意。

不過,對於當晚的飯桌上這些菜肴的味道,李盛不敢恭維,他著實感覺很不適應,因為,在這個年代,食鹽不同於後世的白色精鹽,而是一種黃褐色的晶體,如果品嚐一下,會感覺到一種怪味道。

古代,由於鹽業專賣,政府控製了鹽的運銷,人為地造成了鹽的供求失衡,導致價格居高不下,一些不法之徒便利用社會上許多人缺鹽而又無力購買高價官鹽的現狀製販私鹽,官府雖然嚴厲打擊販賣私鹽但卻無濟於事。唐末農民暴動的領袖黃巢、王仙芝都與私鹽有關,即便是吳王楊行密也曾經販賣過私鹽。就連一些軍人都在公然販賣私鹽,而且數額相當多,他們驕橫跋扈,當然沒有人敢去管。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這些蔬菜都是書院裏的人自己種的,完全是綠色環保的,吃起來放心,不像後世的蔬菜那樣幾乎都有農藥殘留其中。

酒過三巡之後,宋齊丘仍然與李盛言談甚歡,論及年齡,宋齊丘是十九歲,比李盛年長幾歲,宴席散了之後,宋齊丘甚至很獻殷勤地把李盛送到了他的住處。

白鹿洞書院的客房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前院的主要建築為堂,堂前是前院的入口,左右則是兩廂。前院是辦理接待事務的場所,後院則是來賓下榻之處,主要建築為花廳,周圍還環繞著別廳。院落之中疊石堆山,引水鑿池,供來賓觀賞。

李盛和劉校尉都被安排了一個單獨的房間,兩人的屋子裏也都很寬敞,隻不過,李盛的屋子,推開窗子看到的景色會更好一些,這就讓劉校尉頗為不滿,書院的接待上居然沒有顯出他和李盛的上下尊卑來,讓他這個堂堂校尉情何以堪?

正因為如此,劉校尉心事重重,直到夜色已深,他卻依然毫無睡意,隻是煩躁地躺在床上思量著,而在他的隔壁,李盛卻已經睡著了,劉校尉冷笑了一下,這小子今天喝了那麼多酒,此刻恐怕早就睡得像木頭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