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熱鍋上的螞蟻(1 / 2)

李盛聞言停了下來,但卻並沒有轉身,許玄膺的話,他認為並非危言聳聽。

許玄膺一見自己的話有了效果,又道:“除非徐溫將軍殺掉張顥,否則,淮南以後就沒有任何希望了……不過,有骨氣的人是殺不絕的,早晚會有人除掉張顥,那個驕橫跋扈的反骨仔絕不會有好下場的!”

李盛轉過身來,冷冷地看了看許玄膺,沉聲道:“許先生,你說的這番話,我都明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隻是,在下人微言輕,別人的事情,我管不了那麼多……許先生,我勸你還是多多考慮考慮自己吧,既然你要隨軍出征,就應該想想怎麼樣才能減少戰損擊破強敵?那些出征的將士們可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

聽了李盛的話,許玄膺如同受了雷擊一般,呆如木雞地坐在那裏,心中卻在翻江倒海,大軍出征,乃是整個南吳最重要的事情,一旦兵敗如山倒,他就會成為一個可憐的替罪羊,到時候,不用張顥殺他,就算是淮南父老的吐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想到這裏,他咬牙切齒地自言自語,張顥的這一招真是太毒辣了……

李盛對許玄膺很反感,這個人就像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迂腐之極,不知變通。既然已經完成了任務,他一刻都不想停留在這裏,在權力鬥爭中,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他甚至理解了徐溫的做法,換成他,他也會殺了許玄膺。

張顥原本是黃巢的部下,一向殺人不眨眼,在他殺心已動的時候,要不是楊渥求情,張顥早就把許玄膺滿門抄斬了。其實,就連私鹽販子出身的徐溫,也是一個殺伐決斷的一代梟雄,隻不過徐溫比張顥更加深謀遠慮,更喜歡動腦子而已。

出了大牢,李盛翻身上馬,向著徐溫的府邸疾馳而去,他已經盡力了,也算是不辱使命,他還要向徐溫複命。經過與許玄膺的一番交談,李盛對這個時代的所謂“忠臣”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們作為死忠效力於自己的主子,有時候卻又成為曆史發展的阻礙,為了自己的主子,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別人的生命,包括自己家人的性命。李盛對此不敢苟同,隻有家人才能讓他拚命,他絕不會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已經穿越過一次了,這輩子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地活下去。

想一想徐溫和張顥對於許玄膺的態度,李盛覺得許玄膺有些可憐,他對於楊渥那種近乎於偏執的忠誠令人既尊重又有些憐憫,可是,俗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許玄膺偏偏就喜歡鑽牛角尖,而且,他已經聽不進別人的規勸了。

幾天後,弘農王楊渥以鄂嶽觀察使劉存為西南麵都招討使,嶽州刺史陳知新為嶽州團練使,廬州觀察使劉威為應援使,別將許玄膺為監軍,大舉進攻楚軍。

這天下午,忙碌了好幾天之後,李盛終於得到了休息,他的心裏充滿了抱怨,沒想到,藩鎮割據時期的公務員這麼辛苦,各個藩鎮之間互相征伐,每年都要打很多仗。這次淮南軍攻打楚軍,作為錄事參軍的李盛這幾天早出晚歸,忙得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好在他不用隨軍出征,這已經是萬幸了,他早就知道這場戰爭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