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淡淡的茶香沁入了眾人的鼻息之中,不過,徐知誥卻依然無動於衷,看樣子似乎心事重重。
李盛看了看徐知誥的表情,心中也有幾分詫異,自從徐溫除掉張顥獨攬淮南大權之後,作為徐溫的養子,徐知誥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了,他還會有什麼煩心事?莫非是急於爭奪世子之位了?不過,徐溫目前春秋鼎盛,這似乎有點早啊。
三人寒暄了一番之後,這才進入了正題,徐知誥微笑著看向李盛,道:“今天我來府上拜訪,一是來看望你一下,再者也是來表示一下我的謝意……這次誅殺逆賊張顥,你當時可謂是身陷險境,也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我義父這些天裏也幾乎一直對你讚不絕口,他說,你年紀輕輕就很有膽識,有勇有謀,後生可畏。”
李盛聽了之後隻是灑然一笑,這些話都是場麵話,誰都會說,可是,又有誰知道自己當時可是麵臨九死一生的險境?他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複,甚至可能會殃及到家人,可是,也不知道徐溫將來會給自己什麼封賞?付出就應該得到回報!
徐知誥似乎看穿了李盛的心思,他轉頭看了看馬仁裕,馬仁裕會意,從懷中取出來一個金色的木匣子,遞給了徐知誥。
徐知誥將這個木匣子塞到了李盛的手裏,微笑著道:“小李子,這是在下的一點心意,不成敬意,請你笑納。”
李盛怔了一下,他感覺到手中的這個木匣子似乎很有些分量,忍不住打開匣子看了看,頓時眼睛一亮,一道道金燦燦的光芒晃得他幾乎不敢相信,那是金子!他定睛一看,這個匣子裏居然裝著大約有一百兩黃金,確切地說,這些都是金鋌,上麵刻有銘文“天佑元年鋌”,雖然大唐已經滅亡,但是淮南依然沿用大唐年號。
李盛不由得心中一動,以他現在的俸祿,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用上至少二十年的時間才能賺到相當於這些金鋌的錢啊!常言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突然間看到這麼多金鋌,誰會無動於衷?
李盛卻淡淡地笑了笑,合上這個木匣子,塞給了徐知誥,一本正經地說道:“二公子,你這是什麼意思?你以為在下是個貪財之輩?”
雖然李盛也很想收下這些金鋌,但是他不想被徐知誥看扁了,俗話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相信,他將來能夠擁有的財富一定會遠遠超過這些金鋌。
徐知誥卻眉頭一皺,肅然地將這個木匣子硬塞入李盛的手中,道:“小李子,這是你理所應得的,千萬不要推辭。”
李盛本想回絕徐知誥,但他轉念一想,自己給他們徐家賣命,這確實是自己應得的報酬,這才把木匣子收了下來,笑道:“既然如此,在下盛情難卻,多謝二公子!其實,這次誅殺逆賊張顥,在下隻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好在幸不辱命。隻是,經曆了這次巨變,在下深有感觸,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