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閭門外是一條通街大道,大道兩旁門市林立,是百貨交集的地方,尤以人參行最為興盛。門市中間有一座空房子,也十分寬闊。
那時,有一個穿戴四品衣冠的人,遷到空房子裏住了下來,門上掛了一塊候補知府陳某的牌子。隨著來的管家、司帳、司廚、跟班等人共有幾十名,出入乘坐四人抬的大轎,張著大紅傘蓋。在住的府縣各官都鳴鑼開道前來拜訪。有時也大擺宴席請客,那一番車馬盈門的景象,在這條街上算是罕見。
參行的人見到這情景,便知道有大主顧來了。
一天,有兩個衣服華鮮的仆人先後相隨著到各家參行看貨問價錢。參行主人打聽他們的主人,仆人就說:是陳天官的大公子,以皇上賜賞監生的資格又拿了些銀子買了個太守官職,被分配到江蘇來等候補缺的。他們家的財產有億萬之多,一家人都喜歡吃人參,把人參湯當茶喝。前麵帶來的人參快要用完了,主人讓我們挑一家價格公平的店鋪,以便經常來買。
聽到這個消息,各家參店都爭著來拉這兩個仆人到自己店裏看貨。可是,兩個仆人走了十幾家人參店,都不中意。當時各參店都有專門在街上拉客人的夥計,所以,兩個仆人要買人參的消息,早已傳遍各參店。兩個仆人走到一裏地以外的一家參店,店主人也知道兩位仆人的來曆。這家參店的主人為了拉主顧,便許諾多給兩個仆人些回扣。兩個仆人十分高興,便打算在這家參店購買。店主先讓夥計拿些人參同仆人同去。到了陳公館中,主人先要了一兩,說是試嚐一下。這一兩人參價值三百兩銀子,主人便給了七個大元寶。夥計回到店裏,又大肆誇張那個公館的華麗,而且探聽到陳某的老母每天要吃人參三錢,一年僅吃人參便要花十幾萬兩銀子。太夫人和其他家屬等人不幾天便要到蘇州……
店主人聽了說不出的高興。
不久,陳某穿著鮮豔的官服乘轎親自來到這家參店,對店主人說:你店有參貨真價實,我家太夫人已經到了,常吃上好的人參,必須要最好的。
店主急忙去拿頂上等的人參,稱了四十兩,讓兩個夥計拿著隨陳某去公館,順便取銀子回來,並且對夥計說:等兌好了銀子,再派兩個人去抬銀子就行了。
兩個夥計跟隨陳某到了公館,進前門到後院便上了後樓。
陳某把後樓當臥房,房內高高懸掛著羅帳,床上是錦鄉被褥,案上擺列著洋表時鍾等物,一派金碧輝煌。從床東麵到窗跟前,一溜兒擺列著數十隻箱子,每四隻箱子為一式,都編了號。主人命仆人打開第五排二十號貼著地麵的一隻箱子,取銀子來兌。
不料箱子打開,仆人正要搬出一封一封的銀子拆封兌銀時,忽然樓下一個四川口音的人大聲呼叫著走了進來:今日該你作東,大家在虎丘等你好久,你為什麼不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