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春秋(5)(1 / 3)

臥薪嚐膽

臥薪嚐膽講的是中國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發憤圖強,興越滅吳,報仇雪恨的故事。吳國和越國是末年在長江下遊崛起的兩個國家。它們就像一個山頭上的兩隻老虎,都想吃掉對方,爭奪霸權,因而發生了多次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在槜

(zuì)李(今浙江嘉興南)之戰中被越國打得大敗,並且被越軍射傷。闔閭臨死前,囑咐他的兒子夫差說:“一定不要忘記仇恨。”兩年以後,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兵馬,要向越國報仇,便想先發製人,趁吳國沒有發兵之前,先攻打吳國。範蠡(lǐ)諫阻說:“我聽說武器是一種凶器,發動戰爭是違反道義的事。違反道義,喜歡動用武力,在戰爭中去冒險,是不會得到什麼好處的。”勾踐不聽勸阻發兵攻打吳國。吳國以它全部的精銳部隊抗擊越國的進攻,結果大敗越軍。勾踐和他剩下的五千兵眾退守於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東南),吳軍將它團團包圍。越王勾踐悔恨交加,對範蠡說道:“我因為不聽您的勸阻,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不知如何是好。”範蠡和文種建議越王和吳王夫差講和。越王勾踐接受了他們的建議,賄賂了吳國的太宰。吳王在太宰的勸說下,答應講和撤兵,但越王必須留在吳國。公元前492年,勾踐率妻子和大臣範蠡親去吳國給夫差做人質。勾踐抵達吳都後,夫差有意羞辱他,就將它囚於石室。夫差要他住在闔閭墳前的一個小石屋裏守墳喂馬,有時騎馬出門還故意要他牽馬在國人麵前走過。勾踐忍辱負重,自稱賤臣,對吳王執禮極恭,吃粗糧、睡馬房、服苦役、除糞、灑掃。

就這樣勾踐在吳國屈辱地度過了3年,在這3年的時間裏勾踐沒有表現出一點怨恨的樣子,他的表現大大勝過了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踐前去問候,還掀開馬桶蓋觀察夫差剛拉的大便,診斷夫差的病情。勾踐所做的這一切終於博得了吳王夫差的歡心,由於勾踐盡心服侍,再加伯不時接受文種派人所送的重禮而在夫差前為勾踐說好話,所以使夫差認為勾踐已真心臣服,決定放勾踐夫婦和範蠡回國。公元前490年勾踐歸越,他歸國後,為了激勵自己不忘報仇雪恥,睡覺時不鋪褥子而鋪上柴草。在房間裏掛了一個苦膽,每頓飯前都要嚐嚐。他和夫人始終過著清貧的生活,吃飯沒有魚肉,穿衣不加修飾。自己經常和百姓一起下田耕種,夫人也自己養蠶織布。越國遭受戰爭創傷,田地荒蕪,人口減少,生產受到很大破壞。為使國家富強,勾踐采納了範蠡、文種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策。要範蠡負責練兵,文種管理國家政事,推行讓人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國家獎勵耕種、養蠶、織布。尤其鼓勵生育,增加人丁。規定男20歲、女17歲必須結婚,否則父母受罰;上了年紀的人不準娶年輕姑娘為妻;婦女臨產前要報官,由國家派醫官檢查照顧;生男獎酒1壺、狗1條,生女獎酒1壺、豬1頭;家有兩個兒子的,國家負責養活一個,有3個兒子的,國家負責養活兩個。

勾踐在範蠡、文種輔佐下,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富民興國。他親自耕作,與百姓一同勞動;提倡節儉,從不奢侈浪費;開墾荒田、訓練士兵。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越國人民殷富,社會安定,士民皆欲報仇雪恥。在國家迅速恢複生機的同時,勾踐又采取許多辦法麻痹吳國,恭謹事吳,貢獻美女、玩好、方物、巧匠,讓夫差貪圖享受,消除其對越的戒備;迎合夫差率精兵急於求霸之心,導吳北進中原,耗損其國力、軍力,造成吳國內耗。勾踐年年月月按時給吳國納貢,使夫差始終相信他是真心臣服。同時,勾踐繼續賄賂吳太宰伯嚭(pǐ)。派出奸細刺探吳國的消息,散布謠言以離間君臣關係,使夫差殺害忠良。勾踐又以越遇災害為由,不時向夫差借糧,使吳國糧食儲存減少,而越國則儲備充足。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蘇台,勾踐派人運去特大木料,說是“神木”,夫差非常高興,擴大了姑蘇台的設計,使吳國更加勞民傷財。勾踐又施美人計,為夫差的姑蘇台選送美女。其中有一叫西施的,不僅美貌無比,且有才識,是由範蠡在芋羅山上選得,並經過了訓練。夫差得到西施,極其寵愛,以至言聽計從。伍子胥早已察覺勾踐所作所為意在複仇,多次勸諫,不僅未被夫差接受,反而引起夫差的反感和懷疑。公元前485年,夫差為爭霸而北上伐齊,伍子胥不讚成,指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夫差不聽,繼續伐齊,在艾陵之戰中大敗齊軍,獲勝而歸,夫差十分得意,不久又聽信了伯嚭的讒言,賜劍令伍子胥自盡,伍子胥死前說:“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伍得知伍子胥已死,準備起兵伐吳,範蠡認為子胥死後,吳王將政事交給伯嚭管理。勾踐時機未到,還需等待。公元前482年春,吳王夫差率全國精銳部隊北上黃池會盟諸侯,國內隻留下太子友和老弱兵卒守衛。越王勾踐想乘吳國國內空虛之機出兵攻吳。範蠡認為時機未到,因而勸勾踐暫緩出兵。數月之後,勾踐估計吳軍主力已到黃池,遂促勾踐出兵襲吳。勾踐乃率5萬大軍攻打吳國,命範蠡率師一部沿海溯淮斷夫差歸路,他自率主力由陸路北上,殲滅了吳國的守軍,攻破了吳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