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戰國(2)(1 / 3)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戰國時候的趙國是個受四麵強國夾攻的弱國。它東有齊國,西臨秦國,南靠魏國,北依燕國,這些國家都比趙國強大。趙武靈王在位時,曾多次遭受齊國和秦國的攻打,失去了好幾座城池。趙武靈王為了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奪回失去的城池,決定對作戰方式進行整頓,變車戰為騎戰。那時,趙國軍隊的服裝又長又邯鄲叢台傳說是趙武靈王的練兵之處。現存建築是清代重建。

笨重,打起仗來很不方便,常常因為戰服不便而吃大虧。一天,趙武靈王對大臣肥義說:“胡人穿的短衣服,作起戰來多方便,他們騎上馬,馳騁疆場,衝殺起來就像飛一樣。如果我們的軍隊也穿上這樣的短衣服,輕裝上陣,那麼,我們也一定能打勝仗。到那時,誰還敢再來欺侮我們趙國。”趙武靈王的意見肥義很讚成,可是遭到王室成員和部分大臣的極力反對。這時,肥義對趙武靈王說:“大王如果決心整頓軍隊,那麼就不要顧少數人的反對。古時候舜帝發現有個部族跳舞跳得很好,就向他們學習跳舞。隻要別人先進的地方、自己認為可取的地方就學,胡人短服騎射很好,我們就跟著學有什麼不好呢?”

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頒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自己帶頭穿上胡服,全體將士也換上胡服,從嚴整頓軍隊和改革軍事裝備,大大提高了軍隊的作戰能力。後來,趙武靈王率領大軍滅掉中山國,打敗林胡、樓煩,收複了失地,並修築了近300裏的長城;趙國也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完璧歸趙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願意用15座城來換那塊寶玉。趙王看了信,心裏想,秦王一向是隻想占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麼大方呢?要不答應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們商量。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藺相如知道了,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裏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15座城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又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裏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美女們去看。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15座城的事兒,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城換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裏,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就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看著雖然挺好,可是有一點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有毛病,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氣衝衝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15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麼想,我說老百姓都講信義,何況秦國的大王!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麵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15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真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裏。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跟這塊寶玉一塊兒碰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對著柱子,就要摔過去。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摔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15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我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趙王齋戒了5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5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說:“好!就這麼辦吧!”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賓館去休息。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裏。就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回到趙國去了。5天之後,藺相如進宮去見秦王,他毫無懼色地對秦王說:“趙國怕會受到秦國的欺騙,所以我先命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去了。現在秦國強,趙國弱,如果秦國先把15座城給趙國,趙國肯定會把和氏璧送來。我知道這樣做是欺騙了大王,所以請大王處死我吧!”秦王左右的人一聽此言,就想把藺相如拉出去殺掉。秦王想了一下說:“現在即使把藺相如殺掉,也得不到和氏璧,而且還會傷害到兩國的關係。”於是秦王把藺相如放回到趙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