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下追韓信
項羽進了鹹陽,殺了子嬰和秦朝800多名貴族以及4000多個文武官員,分封了18位諸侯王,尊楚懷王為義帝,自封為18位諸侯王的首領——西楚霸王,這引起了諸侯的不滿與紛爭。被封在巴蜀(今四川)和漢中(今陝西漢中)的漢王劉邦到了南鄭(今陝西漢中南),拜蕭何為丞相,曹參、樊噲、周勃等為將軍,養精蓄銳,準備將來跟項羽爭奪天下。可是官兵們不願意在山地裏過,差不多天天有人逃走,急得漢王連飯都吃不下去。這一天,又有人來報告:“蕭丞相逃走了!”漢王急壞了。到第三天早晨,蕭何才回來。漢王又是高興又是恨,問:“你怎麼也逃了?”蕭何說:“我怎麼敢逃?我是去追逃走的人。”漢王問:“你追誰呀?”蕭何說:“韓信。”韓信從小是個孤兒。他窮得沒有飯吃,有時靠洗紗的老媽媽讓他吃一口。他愛在身上挎一柄寶劍。有個殺豬、殺狗的屠夫的兒子欺侮他,讓韓信從他的褲襠下爬過去,韓信也爬了。後來,在項梁的軍隊經過淮陰時,他去投軍當了兵。項梁死後,項羽叫他做個執戟郎中。韓信好幾回向項羽獻計,項羽都沒采用。後來沛公被封為漢王,像充軍似的被霸王逼到漢中去,韓信又去投奔他,希望自己有點出息。 一個偶然的機會,韓信見了蕭何。蕭何覺得韓信談吐不凡,才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在漢王跟前三番五次推薦他為大將。漢王總是搖搖頭說:“要是拜他為大將,不但三軍不服,諸侯取笑,項羽聽到了小看我們,就是跟我一塊兒打出來的周勃、灌嬰、樊噲他們能不說我賞罰不明嗎?”蕭何說:“周勃他們都有大功,可是不能跟韓信比。”韓信知道漢王不肯用他。這一天,天一亮他就帶著寶劍,騎著一匹馬出東門走了。蕭何的手下人慌忙跑到丞相府,報告說韓信走了。蕭何急忙騎上快馬,帶了幾個隨從去追。蕭何一路問,一路追,直到天黑,還沒追著韓信。他又在月亮底下趕了一陣,轉過山腰,下了坡,前麵是一條雪亮的河。遠遠望見有個人牽著馬在河邊上來回溜達。那不是韓信嗎?蕭何使勁地加上兩鞭,大聲嚷著:“韓將軍!韓將軍!”韓信見了蕭何,連忙跪下說:“我這輩子忘不了丞相的情義,可是漢王……”這時,滕公夏侯嬰也趕到了。兩個人硬把韓信拉了回去。漢王聽見丞相說追的是韓信,就來氣了。他說:“逃走的將軍也有十來個了,沒聽說你追過誰,獨獨去追一個受過胯下辱的人?這明明是騙我。”蕭何說:“將軍有的是,像韓信那樣獨一無二的人才到哪兒找去?大王要是準備一輩子躲在漢中,那就用不著韓信;要是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他不可。”漢王想了想說:“那我就依著你,讓他做個將軍。”蕭何說:“叫他做將軍,他還得走。”漢王說:“那就拜他為大將吧!”蕭何要求漢王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於是,劉邦讓人造起了拜將台,擇了好日子,準備拜將。趕到拜將的那天,見到拜受大將印的不是別人,原來是韓信,全軍都愣了。舉行拜將儀式以後,漢王說:“丞相屢次推薦將軍,將軍一定有好計策打敗項王了!”韓信問:“大王是要跟項王爭天下?”
漢王說:“是啊。”韓信又問:“大王自己估計,比得上項王嗎?”漢王說:“比不上。”韓信說:“我也以為比不上。我曾經在項王手下做過事,我知道他這個人,吆喝一聲,能夠嚇壞千百個人,多麼勇敢;可是他不能任用有本領的將軍,這叫做匹夫之勇。項王對人很恭敬,看見別人有病,他會流眼淚,心眼好;可是對於有功勞的人應當封爵,他不肯封,即使封了,他還把印子拿在手裏橫摸豎摸,舍不得交給人家。項王雖然做了諸侯的首領,看來好像很強,其實他所到過的地方沒有不被毀壞的,天下都怨他,老百姓不向著他,已經失了人心。所以我說,他的強很容易會變成弱的。”漢王聽了,心裏很高興。韓信又說:“大王您所到的地方,什麼都不侵犯。進了關,廢除秦朝殘酷的刑法,跟秦人約法三章,秦人都向著大王。再說三秦的3個將軍,章邯、司馬欣、董翳(yì),欺騙了士兵,投降了諸侯,到了新安,項王把投降的士兵殺了20萬,單單留下他們這三個秦將,還封他們為王。可是秦國的父老兄弟痛恨這3個人,都痛恨到骨髓裏去了。大王發兵往東去,隻要發個通告,3秦就能平定。”漢王越聽越後悔沒早點拜他為大將,於是設立拜將台,正式拜韓信為大將,接著,韓信就開始操練兵馬,準備跟項王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