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1877~1968)湖南省長沙市人。1930年底進入中央蘇區。1931年9月入瑞,11月任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長。1932年3月,兼任閩瑞師範學校校長。1933年兼中華蘇維埃大學副校長。期間,為中央蘇區的教育事業作出重大貢獻。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
聶榮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縣人。1931年12月入瑞,任中革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1932年初,任紅一軍團政委。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耿飆(1909~)湖南省醴陵縣人。1931年初進入中央蘇區,任紅三軍九師教導隊隊長,4月任紅三軍九師參謀長。1933年6月,任紅一軍團一師三團參謀長,不久任二師四團團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軍委秘書長等職。
顧作霖(1908~1934)江蘇嘉定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1931年3月,以中共中央代表團成員身份抵達瑞金,任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兼宣傳部長、少共蘇區中央局書記。1933年4月,調任中共閩贛省委書記。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共六屆五中全會補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代主任。1934年5月28日,在瑞金病逝。
黃克誠(1902~1986)湖南省永興縣人。1931年初進入中央蘇區,任縱隊政委、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34年春入瑞。任中革軍委衛生部部長,後任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同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秘書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康克清(1911~1992)女,江西省萬安縣人。1929年2月入瑞,任紅軍總司令部直屬隊政治處總支書記、主任。1932年任紅軍總司令部直轄的女子義勇隊隊長、直屬隊政治指導員。1934年1月,當選為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等職。
粟裕(1907~1984)湖南省會同縣人。1929年2月入瑞,任紅四軍連長、營長、團長、團政委、師長、師政委。1934年7月,任紅七軍團參謀長,參加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軍委常委等職。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
謝覺哉(1884~1971)湖南省寧鄉縣人。1933年5月入瑞,任臨時中央政府秘書長。1934年1月,任中央政府秘書長兼中央政府機關黨總支書記,後兼任中央政府內務部部長。同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職。
曾山(1899~1972)江西省吉安市人。1931年11月,“一蘇大會”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4年1月入瑞,出席“二蘇大會”,當選為中央政府內務部部長。主力紅軍長征後,奉命留守蘇區堅持鬥爭,任中共江西省委代理書記兼軍區政委。1935年1月,率部突圍離開瑞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政務院政務委員等職。
彭德懷(1898~1974)湖南省湘潭市人。1929年4月入瑞,時任紅五軍軍長。1931年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任中革軍委副主席。1932年1月。任紅軍攻贛前敵總指揮,3月任紅軍西路軍總指揮。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二蘇大會”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等職。1955年授予元帥軍銜。
譚政(1907~)湖南省湘鄉縣人。1929年2月入瑞,任紅四軍三縱隊隊委秘書。後任紅四軍軍委秘書長、軍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紅二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一師政治部主任等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
譚震林(1902~1983)湖南省攸縣人。1929年2月入瑞,任紅四軍前委委員。先後任紅四軍二縱隊、四縱隊政委,紅一軍團十二軍政委、中革軍委委員等職。1931年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主力紅軍長征後留守蘇區,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