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概述(11)(2 / 3)

博古(秦邦憲,1907~1946)江蘇無錫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9月,任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臨時中央總負責。1933年1月,隨中共臨時中央由上海遷至瑞金。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負總責。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期間,犯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1935年1月,遵義會議被免職。1945年,黨的“七大”當選為中央委員,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改正錯誤。1946年4月初,參加“重慶談判”,4月8日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在山西境內遇難。

滕代遠(1904~1974)湖南省麻陽縣人。1931年11月人瑞,“一蘇大會”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初,任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同年3月,任紅軍西路軍政委,後任紅三軍團政委。1933年7月,任紅軍東方軍政委,12月任紅軍總醫院政委,不久改任紅軍總動員部部長。1934年1月,“二蘇大會”再次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同年夏,赴蘇聯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入列寧學院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政務院政務委員等職。

李德(1900~1974)德國慕尼黑人。原名奧托·布勞恩,又名華夫。1933年9月入瑞,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顧問,指導製定紅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及紅軍訓練、後勤、組織等。當時。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極力支持李德掌握中央軍事指揮權,直接指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推行錯誤的戰略戰術,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給中國革命造成重大損失。1934年10月參加長征。遵義會議撤銷其中央軍事顧問之職。1939年夏,赴蘇聯。1974年病逝於德國東柏林。

六、紅都慶典

“一蘇大”提燈慶祝晚會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召開。是日,在葉坪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提燈慶祝晚會。

傍晚,大會休息時間。來自合龍、葉坪、黃埠頭、沙洲壩等地的群眾隊伍8000餘人,早已集聚在會場後麵。慶祝隊伍排列整齊,手持“慶祝工農紅軍的偉大勝利”、“慶祝工農兵代表大會開幕”、“預祝工農兵代表大會圓滿成功”等橫幅標語。歡慶隊伍在鑼鼓、嗩呐的伴奏聲中步入會場,手擎花燈的少先隊和歡舞龍燈、茶燈、馬燈、船燈、扇子燈的隊伍魚貫而入。文藝隊沿主席台獻藝後,同大會代表一起湧出會場,與會場外的群眾隊伍聯歡。頓時,紅軍廣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用竹木構成的戲台,搭在廣場中央,專為“一蘇大”會領導人檢閱紅軍和慶典活動所設置。專業文藝隊和鄉村宣傳隊先後登台表演。少先隊的花燈呈五角形、鐮刀斧頭形、鯉魚形,花色繁多,燈架用竹篾紮成,外糊表紙,內置蠟燭,在燭光的映照下,寫在表紙上的標語格外醒目;九節龍燈,相互連接,在龍頭的調度下,穿花、盤柱,如行雲走雨,歡騰翻滾;茶燈則以茶哥、茶妹為主角,圍著一棵彩紙紮起的茶樹,茶哥茶妹扭著身子跳,歪著身子唱,一唱一和,餘韻無窮;馬燈扶鞍徐行,躍馬揚鞭,邊走邊唱,憨態可掬;鯉魚燈遊弋嬉戲,爭跳龍門,惟妙惟肖,有口皆碑。

身懷絕技的兩位老藝人,不同凡響,用鼻孔吹嗩呐,一口氣吹完一段情調多變、音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樂曲,轟動了整個會場。由中共瑞金縣委書記鄧小平組織編排的采茶劇《活捉張輝瓚》,將晚會推向高潮。演員們一板一眼,有聲有色,生動再現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戰鬥的勝利場景。劇中,紅軍總司令朱德的形象第一次搬上舞台。在台下觀看演出的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人,不禁捧腹大笑。

“一蘇大”提燈慶祝晚會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重要活動,凸顯蘇區人民當家作主,追求自由、光明的主題。是新中國革命文藝的開端。慶祝活動始終洋溢著普天同慶的濃厚氣氛,晚會直至深夜才拉下帷幕。

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周年紀念大會1932年11月6~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葉坪舉行中央政府成立一周年紀念大會。中共蘇區中央局、少共蘇區中央局、少先隊總隊部、全總蘇區執行局、江西省和福建省軍區、瑞金直屬縣蘇、工農紅軍後方辦事處、紅軍學校、列寧師範等單位代表,以及台灣、韓國、安南、滿州等地的來賓,共200餘人參加會議。

11月6日下午,紀念大會在雄壯的《國際歌》歌聲中開幕。項英代表臨時中央政府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周年向全體選民工作報告書》,指出:“中央政府行政方針的頒布與實施,主要是發展革命戰爭,開展蘇維埃更大的勝利,爭取全中國的民族解放。”“希望全體選民同誌,加以詳細檢查,幫助蘇維埃政府,克服弱點,完成曆史的偉大任務”。中共蘇區中央局、少共蘇區中央局、全總蘇區執行局的代表,相繼在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