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人口分布
瑞金境內人口分布以平原鄉鎮較稠密,山區、丘陵鄉鎮較稀疏。瑞金盆地中部鄉鎮人口密度較大,以2000年人口分 布資料為例,城區象湖鎮和東郊葉坪鄉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分布人口分別為3178人和518人。盆地周邊山區鄉鎮人口密度相對較小,其中拔英、澤覃、 大柏地等鄉每平方千米分布人口不足百人.拔英多人口密度最小,每平方千米僅51人。
2000年瑞金市各鄉鎮人口密度
第二節 人口構成
性別構成 1986~2000年,境內人口中男性多於女性。20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中期,男性占51%多,女性占48%多;90年代頭3年和末 3年,男性占52%左右,女性占48%左右。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的比例,一般在105:100至109:100之間。人口性別比例接近正常值。
年齡構成與預期壽命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點內資料表明,市內少年兒童人口(0~14歲)為158021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減少 13757人,占普查點內總人口的28.48%,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減少4.32個百分點;成年人口(15~64歲)342869人,占總人口的 61.78%,比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3.27個百分點,老年人口(65歲以上)54056人,占普查點總人口的9.74%,比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1.05 個百分點;全市人口平均年齡為29.26歲,年齡中位數為27.23歲,即27.23歲以下的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一半,瑞金市人口年齡結構類型由成年型向 老年型過渡。
2000年,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0.21歲,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相比增壽1.78歲,略高於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69歲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
家庭構成 2000年,全市共有家庭戶132275戶,平均每戶4.4人。其中,象湖鎮24549戶,平均每戶3.93人,家庭人口趨於減少。家庭結構 中,4人戶和5人戶占全市家庭戶的50.32%;3人戶占19.65%,2人戶占4.8%;6人以上戶(含6人戶)占23.9%;兩代戶比重最大,達 61.22%,三代戶次之,一代戶和四代同堂的家庭較少。
婚姻構成 20世紀末期,市內城鄉青年的婚姻觀念產生較大變化。多數青年追求自由戀愛,自主結婚;婚齡男女獨立性增強,主張建立一定經濟基礎後再結婚;部分青年自覺延後婚期,男性25歲、女性23歲以後結婚者眾多,晚婚率逐步提高。
2000年統計,全市15歲以上(含15歲)人口為377487人(男193083人,女184325人)。其中,未婚人口58636人,占16%,未 婚男性高於女性;初婚有配偶277128人,占74%,有偶女性高於男性;再婚有配偶7329人,占2%,男性再婚率低於女性;離婚1766人,占 0.5%;喪偶25918人,占7.1%,女性喪偶人數倍於男性。
文化構成 20世紀80年代中期,瑞金縣內每萬人口有大專以上文化 程度22人、高中(含中專)663人、初中1808人、小學3829人,小學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與總人口的比例為55:100。1990年,縣內每萬人口 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者29人,高中(中專)693人、初中2003人、小學2482人,小學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34503人,與總人口的比例為 62:100。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瑞金市內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人口445032人,占全市總人口的比例為77:100,占6歲以上人口的比 例的92.6:100。其中,研究生20人、大學本科1022人、大專4526人、中專10602人、高中36042人、初中184193人、小學 208627人。與1990年相比,大專以上人口增4069人,增長2.71倍,中專文化程度人口增5692人,增長1.16倍,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增 5620人,增長18.47%,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增82030人,增長80.29%,小學文化程度人口增13118人,增長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