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 主要承攬土木和鋼筋混凝土工程建築等業 務。1984年,全縣有鄉鎮修建隊12個,從業人員721人,完成總收入159.5萬元。1985年,全縣有鄉鎮建築企業9個,從業人員971人,實現總 產值247萬元,占當年鄉辦企業總產值的28.6%。是年,葉坪建築公司完成產值的117.9萬元,成為全縣唯一創產值百萬元的鄉鎮企業。1992年,葉 坪建築公司易名瑞金第二建築公司。同年,榮獲三級建築企業和省鄉鎮一級企業稱號。1992年,交通路橋工程公司成立,1994年榮獲省鄉鎮明星企業稱號。 1995年,全市有鄉鎮建築企業15個,從業人員1847人,完成總產值5813萬元,占鄉辦企業總產值的59.7%。葉坪、澤覃、象湖建築公司,躋身本 係統9個現價總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之中。2000年,鄉鎮建築企業改製、整頓,數量減至11個,從業人員1033人,完成現價總產值7148萬元,占 集體企業總產值的45.2%。
交通運輸企業 包括公路車輛、水道木船運輸和裝卸搬運等企業。1978年,全縣各公社有交通運輸企業 19個,從業人員340人,有雙輪車156架,拖拉機158輛、木船6艘,實現總產值84.2萬元,占社辦企業總產值的17%。1984年起,個體交通運 輸逐漸占據市場。1988年,全縣鄉辦交通運輸企業減至13個,從業人員153人,有汽車9輛,拖拉機121台,機動木船9艘。1998年,全市鄉辦運輸 企業減至2個,從業人員83人。2000年,全市鄉辦運輸企業全部轉製為私營企業或個體企業。
商品流通企業 1981年,瑞金開始鼓 勵社隊企業涉足商貿領域。是年起,壬田、合龍、岡麵、萬田、雲石山等公社先後開辦綜合商店。1984年,全縣有商業企業10家,從業人員69人。1993 年,以批發、零售貿易為主的商品流通企業達12個,從業人員139人,營業收入216萬元。1995年起,個體私營商業迅速發展,鄉鎮集體流通企業紛紛改 製,至2000年基本轉製完畢。
旅遊、飲食服務企業 1984年,全縣有鄉辦飲食服務業22家,從業人員179人,總產值31萬元。 1995年,壬田鎮著手開發羅漢岩旅遊區,多方籌集資金40萬元,首先修通公路,爾後整理各景點、塑造八百羅漢。1998年,全市有鄉辦集體服務業11 家,從業人員148人,創現價總產值1655萬元。2000年,集體企業實行轉製,鄉辦服務企業減至4個,從業人員42人。
其他企業 1978年,全縣有社辦文、衛、體及福利企業等14家,從業人員184人,實現總收入54萬元。此後各人民公社陸續辦起衛生所、電影院、福利廠、宣傳隊 等事業性質的企業。1986年,全縣有鄉辦文、衛、體等企業25家,從業人員245人,實現總收入112萬元,占鄉辦企業總收入的11.9%。2000 年,多數企業轉為股份製、股份合作製或私營企業。
第二節 村辦企業
種養業 1988年,全縣有村辦種養企業46 家,從業人員233人,實現總收入44萬元。1996年,以養鰻魚、種植臍橙為龍頭,利用現代飼料養雞、甲魚、泥鰍等產品的村辦種養企業發展到55家,從 業人員448人,實現總產值615萬元,占村辦企業總產值的14.2%。2000年,隨著集體企業轉製,村辦種養企業多數轉為股份合作或私營企業。
采礦業 1978年,全縣有大隊采礦業15家,從業人員379人,實現總產值30.3萬元。1989年,沙洲壩潔源村投資4萬元,建起水泥石料廠,年產 值17.5萬元。1991年,雲石山豐龍村辦起采石場,年產值50萬元,創稅4萬元。翌年,謝坊深塘、花石村興辦螢石礦,當年產螢礦石10230噸,創產 值46萬元,繳稅5萬元。1996年,全市有村辦采礦企業19家,從業人員418人,創現價總值483萬元,占村辦企業總產值的8.6%。2000年,村 辦采礦企業基本轉為股份合作或個體私營企業。
水電業 20世紀70年代,全縣各大隊有一大批小水輪泵發電站,其中壬田洗心電站最具規 模,年發電25萬千瓦時,產值37萬元。多數電站白天進行碾米、磨粉、榨油,晚上發電照明。1996年,全市有村辦小水電企業31家,從業者100多人, 發電量621萬千瓦時,創產值197萬元。此後,小水電企業實行產權製度改革,逐漸轉為股份合作或個體私營企業。至2000年,全市村辦小水電企業基本完 成轉製。
加工業 加工企業為村辦企業的主導產業,主要行業有碾米、榨油、刷粉、釀酒、作粉幹、水果加工、軋鋼、燒石灰、燒磚瓦、農具家具生產等。
碾米 1978年全縣各大隊有碾米廠47家,1988年增至212家,此時起,全縣除個別山區用水碓踏米外,基本用上了機械碾米。1996年,全市村辦碾米廠減至61家。2000年,全部實行了轉製,多數拍賣,少量股份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