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稅務(1 / 3)

1986年,瑞金縣財政局內設預算、人事秘書、文財、綜合、企業、會計、農財、農稅、社保等股和控購辦。1989年,成立監察股。1990年,成立瑞 金縣人民政府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辦公室。1992年,成立瑞金縣國有資產管理局。1995年,成立瑞金市住房資金管理所。1998年,成立瑞金市收費 管理局。1999年,撤銷瑞金市人民政府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辦公室,成立瑞金市人民政府財經監督檢查辦公室。2000年2月,成立瑞金市農業稅收征收 管理局和瑞金市會計管理中心。同年,成立瑞金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隸屬市財政局。

1986~1993年,財政部門沿用“劃分稅種、 核定收支、分級包幹、一定五年”的財政製度。1994~2000年,按照中央精神,改行“分稅製”。市財政局對市、鄉兩級財政收支範圍重新劃分。分為市鄉 共享收入、市級固定收入、鄉鎮固定收入三個部分;支出也作相應調整。同時,國稅、地稅分離,對稅收返還及有關結算事項的處理,撥款形式及優惠政策等作出新 的規定。

第一節 財政收支

預算內財政收入 1986年,瑞金縣預算內財政收入為905.5萬元,其中工商稅收 771萬元,農業稅40.5萬元,企業和其他收入94萬元。1994年實行分稅製後,市級財政(地方財政)收入3758.6萬元。2000年,瑞金地方財 政收入達9040萬元,其中工商稅收4562萬元,農業稅1601萬元,企業和其他收入2877萬元。1986~2000年間,瑞金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 17.9%。

預算內財政支出 1986年以來,瑞金地方財政量入為出,量力而行,資金的安排確保行政事業體製的正常運轉,向農業、科 技、教育等事業傾斜,財政支出由1986年的1652.4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15756.0萬元,增長953.6%,年遞增17.5%,其中:支農支 出由1986年的67.4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437萬元,增長648%;文教事業費由1986的712.8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4682萬元,增 長856%。

預算外財政收支 1990年起,瑞金縣單列預算外收入項目,包括公用事業費和集中其他收入、行政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不納入 國家預算的資金、國營企業及主管部門管理的各種專項資金及其他按照國家規定不納入預算的各種收入。是年,預算外收入為277萬元。2000年,預算外收入 達6616萬元,比1990年增長2388%。

預算外資金有明確的來源和用途,1990年預算外支出181萬元,2000年預算外支出6360萬元,增長3513%。

第二節 財務管理

預算管理 1986~2000年,瑞金財政預算參考多年度財政體製與政策標準,平衡預算。同時,參考上年預算執行情況,在收入不低於下達指標、支出不突 破下達指標的範圍內編製年度預算草案,並按憲法規定,報經縣(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正式成立預算。年終決算也經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在審議本年度 預算草案的同時,審議上年度的決算案。財政部門則建立收入目標責任製,完善單位預算支出包幹責任製,強化預算的約束力,依案組織財政收支,確保年度預算如 期實現。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 1986~1996年,財政部門沿襲1980年實行的“按人定額、項目包幹、超支不補、結餘留用”的管理 辦法。1997年,試編綜合財政預算。把單位預算內、外資金納入財政統一管理,以預算外資金彌補預算內資金的不足,節約財政支出,減輕財政負擔。1998 年,全麵推行事業單位預算內外收支統管,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管理。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定額補助,超支不.補,結餘留用”的預算辦法。同年起,執行 按財政部要求重新製定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00年,製定市直行政單位財政統一發放工資實施細則,於同年10月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