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市綜治委針對性地製訂了重點查治方案,組織力量對“二鎮三線”(象湖鎮、瑞林鎮、206、319、323國 道線)進一步實行重點查治,治安狀況得到進一步好轉。“二鎮三線”的重點查治,有效帶動了其他鄉鎮的治安狀況的好轉,年內有4個鄉鎮無刑事案件的發生、7 個鄉鎮的刑事案件發生率比上年下降。同年,多次開展打擊利用假身份證、假金銀製品詐騙的專項鬥爭,全年查處此類違法犯罪人員484人,取締製假窩點4個, 沒收贓款50餘萬元。
1996年,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嚴打”活動,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嚴打的有關精神和省、地嚴打工作的部署,圍繞 “破大案,追逃犯、打團夥”,集中打擊殺人、搶劫、車匪路霸和重大盜竊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共破獲各類刑案152起(大案82起),抓獲各類人 犯嫌疑385名。
2000年,在全市範圍內先後開展“打擊車匪路霸”、“反盜竊”、“打拐”、“掃黃打非”、“打黑除惡”、“打擊搶 奪侵財犯罪”等專項鬥爭以及開展“煙花爆竹清理整頓”、“公共娛樂場所整治”、“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治理”等專項整治。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42起,抓獲 各類犯罪嫌疑人149人,打掉犯罪團夥19個,查處治安案件472起,查處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積案及糾紛6起,取締電子(腦)遊戲室20家,燒毀黃色 和盜版光盤2100塊、非法出版書刊650本,整改校園安全隱患19處,學校環境得到優化。
基層創安 1998年,市委常委會決定, 把創建安全村、安全小區工作列入鄉鎮(單位)年度目標考評和基層組織達標活動中。市成立“創安”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成立“創安”工作領導機構和辦事機 構。年內,市綜治委和政法委主抓綿塘村、洗心村等5個“安全村”、八一路、東升街等3個“安全小區”試點。全市19個鄉鎮確定創建58個安全村、6個安全 小區、18個安全單位。實行“五級聯防網絡製”(小區應急隊、單位護衛隊、村巡邏隊、組護屋隊、戶信息員),公安派出所人員推行一區一警、一警多能、一包 到底的工作機製,開展警民共建,有效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是年,全市試點小區、安全村實現了年內無刑事案件、無重大治安案件、無重大治安災害事故的目 標,5個基層創安村(小區)達到安全村(小區)標準,創安覆蓋率達25%。此後,進一步拓寬基層創安工作思路,東升街推進十戶聯保責任製,初步形成“人人 參與創安、人人受益於良好治安環境”的工作格局;壬田鎮洗心村開創模擬法庭,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民事糾紛的化解調處工作。至2000年,全市共命名安全小區 14個、安全村115個。
第八節 機關黨建
1986年,縣直屬機關黨委設14個總支,120個支部。有黨員 1834人,其中女黨員219名。1987年起,根據縣直各單位黨員的分布和人事變動情況,對部分黨總支、黨支部班子進行調整,對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支部 進行撤並,對符合條件的單位單獨設立黨支部。1996年,市直屬機關黨委更名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下設20個總支、55個單列支部。2000年,市直工 委下設24個總支,212個支部(54個單列支部),有黨員總數3471人,其中女黨員477人。
黨員發展 市直機關工委嚴格按照 “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的要求,每年有計劃地發展黨員,注重質量,注重民意。 20世紀90年代後期實行發展黨員公示製度。在黨員發展中,嚴格把好“三關”,即思想政治關、材料關和審批關,做到對黨組織認識不夠的不發展,情況不清楚 的不發展,程序不到位的不發展,材料不齊全的不發展,手續不完備的不發展。與此同時,認真做好建黨對象和預備黨員的考察、培訓、談話等工作,真正做到成熟 一個,發展一個。1986~2000年,共舉辦建設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16期,培訓人員1621名;累計發展黨員821人。
黨員評議 1986年以來,直屬機關工委認真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嚴格按照黨章和上級黨組織有關文件規定,每年連續開展黨員民主評議工作。 年初作出計劃,年終組織檢查,並以文件形式下發至各支部。各級組織按照市直工委的要求,半年進行初評,年終進行總評,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基礎上,評出 合格、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和不合格黨員。每年黨員參評率均在99%以上。1988年,167個支部、2410名黨員,全部參加了民主評議,合格黨員 2241名、基本合格黨員162名、基本不合格4名、不合格3名。1990年,180個支部、2593名黨全部參加民主評議,合格黨員2323人、基本合 格250人、基本不合格16人、不合格4人。1996年,20個總支、55個單列支部開展民主評議,有3名黨員評為不合格,並得到相應的處置。2000 年,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的212個支部,開展民主評議,4名黨員評為不合格,實行勸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