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1987年,瑞金縣體育運動委員會與縣文教局合署辦公,1988年8月從教育局析出,為正局級行政部門,行政編製3人。1994年,增配事 業幹部3人。下設少年兒童體育學校。1997年,市體育運動委員會定編4人。負責研究製訂全市體育發展規劃、目標;指導各鄉(鎮)、單位的體育工作,推動 “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培養少兒和全市二、三線體育隊伍;製訂體育競賽計劃,組織全市性或單項體育競賽,選拔運動員參加上級體委組織的體育競賽,規劃全 市體育場(館)建設;培養裁判員、運動員。
2000年末,瑞金市設立體育總會、釣魚協會、象棋協會、信鴿協會、銀鷹體育協會、郵電體育協會、老年體育協會等業餘體育組織和17個農村體育指導站、8個社區體育指導站,負責指導群眾性體育活動。
第一節 體育設施
1986年1月,瑞金人民體育場由300米田徑運動場擴建成400米橢圓形標準田徑運動場,並在場內興建1個足球場、2個籃球場和1個排球場,總麵積 17240平方米。此後,縣內部分體育場地被挪作它用,體育場所麵積一度減少。1995年5月,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各機關、廠礦、學校、鄉 鎮陸續興建一批籃、排球場和小運動場。2000年底,全市擁有體育場所285個。其中,體育館1座,運動場1個,小運動場160個,訓練房1個,水泥籃球 場94個,遊泳池1個,燈光球場5個(4個帶看台),門球場4個,氣排球場2個。體育場地麵積為248050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麵積0.41平方米。
第二節 學校體育
1986年,縣文教局創辦少兒業餘體育學校,設縣體育館內,開設田徑班,招收學員40名,以城區中、小學校9~15歲的在校學生為主,利用業餘時間訓練,培養體育運動苗子。
1995年,增設射擊、舉重、乒乓球項目教學班,招收學員80名。同時開展遊泳訓練項目,選拔苗子送省體育學校訓練。
1996年11月,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瑞金市少兒體校。“集中訓練、集中學習、集中食宿”。設有田徑、射擊、舉重、乒乓球、遊泳5個自訓項目,課堂及訓 練場地分別設在瑞金第二中學和解放小學,兩校教師兼授文化課,體委教練負責體育教學,主要招收8~12歲的在校中小學生,每年招生80人。 1986~2000年,少兒體校累計為省內外體育院校輸送體育人才70名。
中、小學生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學校體育工作條 例》,重視體育,堅持鍛煉,增強體質。學校每天安排一次課間操,推廣第七套廣播體操,達到健身健美效果。每周開設兩節體育課,內容以體操、田徑、球類、武 術為主,學習體育知識,追求體育達標。小學、初中學生每天堅持一次眼保健操,提高視力;全市中、小學每天安排一節課外活動,內容以體育鍛煉為主;初、高中 學生安排早操、晨練半小時,每天體育鍛煉時間確保在1小時以上。學校堅持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達標測驗,1986~1996年,全市中學生參加測驗人數累計 41060人,達標率為74.6%;小學生參加測驗人數累計53700人,達標率為47.4%。
中專學校、中學不定期舉行學校體育運動會。其中,師範、一中、二中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時間2~3天,重在參與,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和奮發向上精神。瑞金市第一中學,每年參加贛南重點中學“三好杯”籃球比賽,均取得較好成績。其中,1991年獲女子籃球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