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提高招商引資水平
(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活躍商貿流通金融
(五)強化財源建設觀念,嚴肅財政工作紀律
(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管理能力
(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
(八)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樹立良好政府形象
市長王揚金在瑞金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
(二○○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一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98~2002年,預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6.8億元,年均增長8.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24元, 年均增長7.3%。全額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先後突破億元大關,年均分別增長8.7%和7.8%。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重調整為 32.4:23.6:44。
二是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市場經濟體製初步確立。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製度和職工身份“雙置換”改革基本完成, 農村稅費改革基本完成,統分結合的經營機製得到鞏固和完善。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力度加大,政府運行效率明顯提高。財稅、住房、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土地經營 等改革取得較大進展,市場經濟體係初步形成。
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外向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累計實現出口創彙5812.5萬美元,我市成為全省重要的出口創彙基地。增設駐深、駐滬、駐溫等3個辦事處,保持和發展了與日本國岡山縣湯原町及發達地區的友好合作關係。
三是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年均增長17.4%。中等城市框架初步構築,城區麵積達12平方公裏,城 市人口達10.5萬人,分別比1997年增長100%和48%。城市路網建設加快,新增城市道路42.3萬平方米,形成三縱六橫的城市路網。集體閑、購物 於一體的紅都廣場,成為城市標誌性建築。建成日產3萬噸自來水廠,改造城區供水管網,城市供水能力明顯增強。新增市場麵積5萬平方米,培育和建設摩托車、 服裝、鋼材、水果等專業市場21個。完成瑞金賓館擴建、瑞金飯店改造等工程,招商待客條件進一步改善。
完成323、319國道提級改造,206國道改造全麵展開,贛龍鐵路建設進展順利。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用戶分別達4.8萬戶和3萬戶。投資7713萬元完成農村電網改造一期工程,實現了村村通電目標。
四是科教興市戰略穩步推進,文化建設繁榮健康。科技事業迅速發展,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明顯提高。教育投入加大,“兩基”成果進一步鞏固,社會力量辦學蓬 勃發展,私立英才學校成為全省辦學規模最大的私立基礎教育學校。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被省命名為“群眾歌舞之鄉”。廣播電視覆蓋麵擴大,在90個行政村安 裝了廣播電視輸送設備。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基本滿足了人民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水平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比1997年下 降2.58個千分點。民主法製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政治保持穩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我們成功地舉辦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瑞金的曆史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五是興市與富民並進,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0元,比1997年增加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10元,比1997年增加 143元。2002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比1997年底增加7.2億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麵積達11.5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麵積達23平方米。電 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更加普及,電腦、小汽車正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城鄉居民用電量分別比1997年增加97.1%、164%。社會消費品零售 總額比1997年增加2.3億元,年均增長6.5%。全市累計發放社會保障金5327萬元,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對象達9.5萬人次。農村貧困人口由 1997年的2.9萬人減少到2002年的9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