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附錄(7)(2 / 3)

5、市直機構改革的時間安排

5月 20 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市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副局級以上幹部和市直正局級單位人事科長或人事幹部大會,宣布組織實施市直黨政機構改革方案。5月21日舉辦 機構改革培訓班,5月22日到6月10日為市直各部門、各單位製訂、上報“三定”方案時間。各部門、各單位“三定”方案的審批和驗收工作由市編委負責,在 6月底完成。7月份迎接地區的檢查驗收。

中共瑞金市委

瑞金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五月六日

中共瑞金市委 瑞金市人民政府

關於鄉(鎮)黨政機構改革的通知

各鄉、鎮(場),日東水庫管理局黨委,鄉、鎮人民政府:

根據省委、省政府贛發[1995]4號文件和地委、行署對我市黨政機構改革方案批複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鄉(鎮)黨政機構改革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鄉(鎮)黨政機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目標,緊緊圍繞加強黨和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 領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加強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這個中心;認真遵循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切實做到轉變職能、理順關 係、精兵簡政、提高效率,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需要的行政管理體製,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鄉(鎮)的改革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企、政事職責分開的原則。政企政事關係上,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把屬於企業事業的自主權切實下放給企業或事業,把屬於市場調節的職能切 實轉移給市場;在管理內容上,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把政府職能轉向統籌規劃、掌握政策、依法行政、信息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在管理手 段上,由主要依靠計劃控製轉向依靠市場調節,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

(二)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大力調整,撤銷那些職能交叉重疊和業務相近的機構,精簡人員,妥善安置機關富餘人員,積極改善機關人員結構,提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

(三)堅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的原則。根據中央和省地有關機構改革的精神,各鄉(鎮)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製宜地進行,確保機構改革任務順利完成。

二、改革日東營林林場、日東水庫管理局的管理體製

日東營林林場和日東水庫管理局現管轄的村和村民小組劃歸日東鄉人民政府管轄。日東營林林場和日東水庫管理局仍為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原級別不變,分別隸屬市林業局和市水利電力局領導。

三、鄉(鎮)的分類

根據中央編委規定的鄉(鎮)分類標準。鄉(鎮)的劃分以人口、麵積、工農業產值三項指標測算指數,按指數的大小將鄉(鎮)分為一、二、三類。經省編委測 算,我市的壬田鎮、謝坊鎮,沙洲壩鎮、葉坪鄉、黃柏鄉、九堡鎮、雲石山鄉、象湖鎮為一類鄉(鎮);武陽鄉、瑞林鎮、合龍鄉、日東鄉、大柏地鄉、岡麵鄉、萬 田鄉、澤覃鄉、拔英鄉為二類鄉(鎮);丁陂鄉、下壩鄉為三類鄉。

四、鄉(鎮)黨政機構的設置

鄉(鎮)黨政機構 的 設置按地委、行署贛地發[1995]30號文件執行,即一類鄉(鎮)設黨政、財經、社會事務、鄉村建設、教科文衛等5個綜合性辦公室;二類鄉(鎮)設置黨 政、財經2個辦公室和若幹個專職助理員;三類鄉設黨政辦公室和財經、生產、民政、科教文衛、計劃生育、鄉村建設若幹名專職助理員及專職統計員。

五、人員編製和使用範圍

這次機構改革,地區編委下達我市鄉(鎮)的行政編製總數610名。一類鄉(鎮)人員編製40人左右,二類鄉(鎮)人員編製30人左右,三類鄉人員編製25人左右。

鄉(鎮)機關人員編製的使用範圍包括;黨委(含武裝部)、政府、人大、婦聯、共青團。

六、領導職數的配備

鄉(鎮)領導職數按地委、行署贛地發[1995]30號文件規定配備。即鄉(鎮)黨委、政府領導職數一般為黨委設書記1人,副書記2~3人(含副書記兼鄉鎮長),政府設鄉(鎮)長1人,副鄉(鎮)長2~3人。鄉(鎮)主要領導可以互相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