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間服飾色彩的布局(1 / 1)

民間服飾色彩的布局與裝飾圖案有很大關係,根據裝飾圖案來確定色彩的布局。首先是大色調的確立,然後再根據大色調決定顏色的布局。

(1)民間服飾色彩布局的對稱

中國傳統圖案很講究構圖的對稱,在色彩上更注重色彩的對稱。中國的老百姓,在生活上要求安居樂業、安安穩穩,以安定為自己生活的目標。表現在服飾穿戴上也是如此,在心理上要求得到安定,“對稱”的布局也最能代表民間色彩對安定心理的要求。當然不隻是服飾,其他很多民間藝術也都有類似的對稱布局,如:風箏、器皿、家具、建築、首飾等等。民間服飾色彩中的各種顏色表示不同的含義,顏色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不可能每一種顏色性格都突出來。顏色的組合有主有次,主要的顏色不能有壓抑、不安的感覺,次要的顏色才能起襯托的作用。色彩對稱的布局能調整人們不安的心理,使人的視覺感到舒適。當一件色彩對稱的服飾穿在身上的時候,不僅僅與人的體形、外貌以及人所處的環境起著調和作用,在人的心理上也起著調和作用。民間服飾出自民間,過去老百姓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天到晚所接觸的是黃土地、棕色的牛馬、黃草房、黃色的麥浪,他們需要色彩,更需要使自己心理平衡的色彩,因此對稱的色彩是民間服飾一種很重要的表現手段。

如:“虎頭肚兜”的圖案色調是以紅、綠、黃為主,以紅表現虎頭的主要部分,是對稱的,首先使構圖的大局穩定。綠和黃表現外圍,紅綠分布均勻,上下呼應,即突出了紅色部分,但紅色又不是孤立的,黑色的底子更突出了肚兜的裝飾性。

(2)民間服飾色彩的抽象性

民間服飾常以花卉、鳥獸、風景、神話、吉祥物等為裝飾題材。這些題材多是一些具體的形象,也有很多抽象的形象,在色彩運用上隨著抽象的造型而形成了抽象的色彩。民間服飾中裝飾抽象的表現形式多是來自生活的體驗。在很古時候的漁獵時代已經有了漁網,漁網的編織紋呈現出抽象的幾何紋,啟發了人們對抽象裝飾的認識。即使是“具象”的形象,經過民間巧手的再現,往往也成為了抽象的圖案。我國古代陶器上的裝飾紋樣也是來自生活和大自然,如:“日紋”來自太陽、月牙紋來自月亮、波折紋來自水的波紋、“鳥紋”來自鳥類、“魚紋”來自魚類、幾何紋來自編織物等等。附加在這些抽象的或具象造型上麵的色彩,更是想像力極其豐富。抽象的色彩不一定完全是抽象圖案的附屬,具象的圖案也可以用抽象的色彩來完成。人們認識色彩的象征意義,是在很古的時候,人們常常用聯想給色彩某種意義。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習慣,對色彩的認識不一樣,聯想的意義也不相同。例如黑色在西方被認為是哀悼的象征,在東方被認為是莊嚴、嚴肅和睦的象征。從這些被某些群體認同的顏色來看,“色彩的象征主義是依存於傳統和聯想的。”([法]J。J。德盧西奧?邁耶著,李瑋,周水濤譯《視覺美學》72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色彩的聯想來自生活經驗或是某種感情的刺激,也可能是一種信仰。原始社會的人們對紅色的認識,是源於人的血是紅色的,所以在人死以後常常用一種紅色的土或紅色的石塊,撒在死者的周圍以示悼念,所以被認為是一種高貴的顏色。在中國的民間紅色被認為是喜慶的、歡樂的、革命的、富貴的顏色,因此在運用紅色的時候多是以人的聯想為出發點。在民間服飾中的圖案常常出現大紅色的馬或金色的馬、大紅色的大象或金色的大象、大紅色的豬、大紅色的燕子等。真正的馬是沒有大紅色的或者是金色的,但是人們認為大紅色是吉祥的、喜慶的,用聯想的吉祥顏色,用在表現吉祥動物的身上,這正是一種抽象的聯想。紅色是一種團結的象征,是一種大團圓的象征,因此,用在服飾裝飾上常常是以人丁興旺發達為主題,如壽辰、婚嫁、節日的家庭團聚等都有紅色的出現。

藍色的顏色是一種理智的色彩,它象征著寧靜,因此藍色常用於月亮花紋的主題。月亮是藍色的、花也是藍色的、鳥也是藍色的、圖案的底子也是藍色的,隻不過是深淺之分。

黃色是金子般的色彩,它象征著富有、陽光、榮耀、高貴。黃色常與黑色在一起組成富麗堂皇的色彩,水紋、太陽、鳳凰、底紋都是黃色的。民間服飾把具體的形象,在色彩上抽象化,盡管在實際上不合理,但是合乎人的理想。所以民間服飾色彩的抽象表現,是人們理想化的結果,無論是什麼題材,具象的圖案也好,抽象的圖案也好,在色彩上都要合乎吉祥、喜慶、長壽、團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