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民間花卉圖案和民間服飾(1 / 1)

花卉圖案是民間服飾的重要夥伴,民間服飾常常以花卉作為主題。花是中國傳統觀念中女子的代表,民間常常用花來形容女性,“如花似玉”、“黃花閨女”、“閉月羞花”、“花容月貌”等,都是形容女子的容貌。自古以來女子就與花結上了不解之緣。即使是其他內容,也常常用花卉襯托,如壓迫婦女的纏足,也叫做“三寸金蓮”。婦女的服飾多以花卉作為裝飾,正是體現女子性別的需要。民間美術中的花卉,多彩多姿,變化莫測。花卉的變形要適合服飾的需要,雖然並不是一定要與服飾穿戴配合得十分恰當,但也要根據服飾的“身份”進行配合。如牡丹花表現“富貴”、梅花表現“高潔”、月季表現“平安”、百合表現“吉祥”、芙蓉表現“榮華”等等。

民間美術中的花卉變形,可以說是五光十色。剪紙有剪紙的特色、木版年畫有木版年畫的特色、陶瓷有陶瓷的特色。剪紙的花卉每一條線必須相連,因而就形成了誇張的變形,但又必須是簡練的,這樣才能適合剪紙的手工技巧。如剪紙“蓮花”,花如葉,葉如花,花葉的心似蓮蓬,又似梅花;又如剪紙“月季”,花葉相連,布局勻稱,花心卻用了一個古錢,似與不似之間,合情與不合理之間。

民間版畫中也經常出現花卉的裝飾。版畫上的裝飾花卉與剪紙又有所不同,因為木版上的線條可以隨心所欲、線條流暢,但又不失“刀味”和“木味”。因此木版年畫上的裝飾花卉有特殊的裝飾效果。木版年畫裝飾花卉的裝飾地位主要是襯托主題的花邊裝飾,再有就是人物所穿的服飾。民間服飾上的花卉裝飾,與版畫的花卉裝飾有異曲同工之妙,如頭巾的設計與版畫門貼畫在運用花卉裝飾的方法、構圖等都有類似之處。

陶瓷被稱之為火的藝術,經過火燒以後有一種特別的效果。尤其是民間陶瓷樸實無華,粗獷與細膩相結合,花和物品的結合很有民間的風味。清代“青花撣瓶”,以“連升三級”為主題,再配以琴、棋、書、畫,然後用花卉襯托裝飾。像這樣的主題以花為襯托的民間服飾也有不少例子,刺繡“連生貴子”肚兜,就是以“蓮花”和樂器“笙”表現人們的願望。在民間服飾裏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裝飾的例子很多,如“鯉魚團花”,構圖呈圓形,魚是跳躍的姿態,魚的胸鰭、腹鰭、背鰭、臀鰭都是誇張的造型,好像魚的鰭又好似花瓣,與魚的造型渾然一體,魚中有花,花中有魚,趣味無窮,還有蝴蝶鳳尾,花與古錢結合等,是服飾裝飾經常運用的題材。

民間服飾與民間美術中花卉的造型互相借鑒,使得民間的花卉圖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