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於仲文斷案神明
(於)仲文字次強,少聰敏……後就博士李詳受《周禮》、《三禮》①,略通大義。及長,倜儻有大誌,氣調英拔。
起家為……安固太守。有任、杜兩家各失牛,後得一牛,兩家俱認,州郡久不決。益州②長史韓伯峻曰:“於安固少年聰察,可令決之。”仲文曰:“此易解耳。”乃令二家各驅牛群至,乃放所認者,牛遂向任氏群中。又使人微傷其牛,任氏嗟惋,杜氏自若。仲文遂訶詰杜氏,服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護③之黨也,先坐事下獄,無敢繩者。仲文至郡,窮之,遂竟其獄。蜀中語曰:“明斷無雙有於公,不避強禦有次武。”
(《北史·於仲文傳》)
【注釋】
①“後就”句:《周易》,本稱《易》,儒家稱之為《易經》。是古代用蓍草卜卦以斷吉凶的書,含有一定的哲學思想。《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②益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成都。③宇文護:北周權臣,生年不詳,卒於公元572年。鮮卑族。執北周大權期間,專斷國政,後被人殺。
【譯文】
於仲文,字次武,自幼聰明、繁捷……後來跟隨博士李詳學習《周易》、《三禮》,基本上通曉大義。成人後,卓越豪邁,胸存大誌,氣質和調,英雄蓋世。
離開家開始為……安固太守。有任、杜兩家各丟失一頭牛,後來找到一頭,兩家都認領,州郡很長時間也沒能解決。益州長史韓伯峻說:“於仲文少年時就聰於判察,可以讓他來解決這個問題。”於仲文說:“這個問題容易解決。”於是,就命二家各趕驅自家的牛群來,把兩家都認領的那頭牛放出去,那頭牛便向任氏的牛群中走去。又讓人對牛造成微小的傷害,任氏看到後嗟歎而惋惜,可杜氏如同沒發生什麼事似的。於仲文就訓斥了杜氏,將他治罪後放他回去。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護的黨羽,已經犯罪而判他入獄,而沒有人敢將他繩之以法。於仲文到達始州後,就追究了這一案件,於是就將屈突尚逮進監獄。當時,蜀中有俗語說:“明斷無雙有於功,不避強禦有次武。”
第二節 宋世景整肅吏治
(宋世景)後為伏波將軍,行①滎陽太守。鄭氏豪橫,號為難製。濟州②刺史鄭尚弟遠慶,先為苑陵令,多所受納,百姓患之。而世景下車,召而誡之。遠慶行意自若,世景繩之以法。遠慶懼,棄官亡走。於是,屬縣畏威,莫不改肅。終日坐於廳事③,未嚐休息。人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奸伏④,有若神明。嚐有一吏,休滿還郡,食人雞豚。又有一幹⑤,受人一帽,又食二雞。世景叱而告之,吏、幹叩頭伏罪。於是上下震悚,莫敢犯禁。
(《北史·宋世景傳》)
【注釋】
①行:兼代官職。大官兼管小官的事,稱行。②濟州:州名,治所在埜珅城(今山東荏平西南)。③廳事:即“聽事”,廳堂。④擿(tì)伏:揭發隱私的事。⑤幹:辦事人員。
【譯文】
宋世景後來任伏波將軍,兼代滎陽太守。鄭氏強橫,自號“難製”。濟州刺史鄭尚的弟弟鄭遠慶,以前任苑陵令時,收受了的賄賂很多,老百姓們都厭惡他。宋世景下車,召見並告誡他。鄭遠慶仍然是自以為是,行動自若,宋世景依法律來懲罰他。鄭遠慶害怕,於是棄官逃走。從此,他所屬的縣官吏們都敬畏他的威望,從事都很嚴肅。宋世景整天坐在廳堂裏,從未休息過。凡是發生的事情,不論大小,他都肯定知道,揭發奸人隱秘的事,好像神仙似的明了。曾經有一個小吏,任職期滿後返回滎陽郡,吃了人的雞肉。又有一個辦事人員,收了別人的一頂帽子和吃了兩隻雞。宋世景叱吒了二人並宣布罪狀,這兩人連連磕頭服罪。從此,郡內的大小官吏都為之震驚,不敢違反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