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傅昭教子清廉(1 / 1)

傅昭,字茂遠,南朝齊梁時代靈州人。他的父親傅淡,以精通三禮而聞名。傅淡任職於南朝宋竟陵王劉誕府中,後劉誕因謀反被誅,傅淡受到牽連,也被殺。死時,兒子傅昭剛六歲。傅昭從小便成了孤兒,隨外祖父以賣曆書度日。盡管生活非常貧困,它卻苦讀不輟,雍州刺史袁豈頁很賞識他。後來,丹陽尹袁粲招傅昭為郡主簿,十分讚賞他的學問,命自己的子弟都拜傅昭為師,跟從他學習。到梁朝時,傅昭仕至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梁明帝時,他又被任命為中書通事舍人。傅昭生性廉潔清靜,生活非常儉樸。別人任中書通事舍人,往往權勢傾天下,他卻仍然不改其廉靜品性,家中器具及所穿戴的衣服之類,均十分簡陋,吃的也是粗茶淡飯。甚至連家中點的蠟燭都沒有地方好插,常常直接插在床板上。皇帝聽說了,感慨不已,特意賜給他漆盒、燭盤等用具,並下詔敕道:“卿有古人之風,故賜卿古人之物。”不管在京城為官,還是當地方官,傅昭都不改其廉潔。他曾出任安成內史,正直治郡,郡內得以安定。安成郡不產魚,曾有人暑月中送魚給傅昭吃,傅昭不願接受,但又不忍拒絕,便將魚掛在門側,直到臭爛,始終不食。後來當臨海太守,臨海郡有處地方產蜜,曆來的太守都靠它生利,成為積習。傅昭到任後,下令開放此地,讓百姓共享其利益。縣令等下屬時常送他糧食布帛之類,傅昭都笑著從不肯接受。像這樣清廉自持的事跡,史籍中記載得很多。

傅昭以學問見長,博通古今,尤其熟知古今人物,魏晉以來人物的大大小小事跡,他都能一一道來,幾乎沒有他不知道的。傅昭立朝多年,從不向上通關節、走後門,也不培植親信黨羽。他對門生故吏,從不以利相交,整天端坐,以做學問和辦公事為樂。傅昭的一生,光明磊落,所以京師的後輩學者,都很崇拜他的學問和品性,人人都自以為不及他。

傅昭自己甘居清貧,對家人也同樣這樣要求。有一次,傅昭的兒媳將別人所送的牛肉煮熟了,拿來孝敬公公。傅昭不便對兒媳婦加以訓斥,便特地將兒子叫來,訓斥他道:“你的妻子把別人送的牛肉拿來給我吃,我如果吃了,豈不是違犯了國法?如果將這件事告訴官府,使你的妻子受罰,我又於心不忍。你把這牛肉拿出去埋掉,我不能吃它!”兒子立刻就遵照父親的吩咐,將牛肉拿出去埋掉了。

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九月,傅昭去世,享年75歲。朝廷知道傅昭一生清廉,家無財物。特意賜給他家錢三萬、布五十匹。

(《梁書·傅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