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溪洋2(1 / 2)

當天晚上白鶴鳴一個人去了修德園,修德園是學校裏最大的一個花園。天氣已經是初秋,到了晚上已經開始涼了。

白鶴鳴坐在修德園的長椅上一個人望著天空的星星發呆,總有一天我也會老去,那麼我老了以後會不會像孫教授一樣呢?他在心裏想。不是的從他身邊路過成雙成對的情侶,她坐在月光下的長椅上顯得很突兀,也是,若不是談戀愛,誰會大晚上的一個人跑到修德園來呢?

他想起了自己的奶奶,雖然奶奶每天都給他打電話,可是並不在身邊。隻能聽著奶奶日複一日變得更加蒼老的聲音,卻不能膝下承歡,侍奉左右。

他回到宿舍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還是睡不著。於是他起來打開電腦寫了一篇日誌:《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然後離開這個世界。

一個人的一生就像一片樹葉,經曆春的懵懂,夏的綻放,秋的收獲,最後是懂得寒冷與蕭瑟,然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就像秋天的樹葉,每一片都會以各自不同的姿態飄落。

有一天我也會老去,我不知道我老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或許我老了以後會變得很孤獨。早最後的孤獨裏回味著這一生之中之光紙盒衝不走也衝不淡的時光碎片,然後在回憶的最後一點溫存的包裹之中安詳地離開。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裏,或許我是一個人,或許還有一個相扶到老的老伴兒,這些都是沒有辦法預料的。也許那時候我會像中國現在的空巢老人一樣,不想打擾孩子的生活,不想給孩子添麻煩而做一個獨居的空巢老人。因為那時候我的孩子也長大了,不再需要我給的依靠,我所需要做的就是不給他增添額外的負擔。

也許我的孩子會極力的要求我和他一起去住,我會婉言拒絕。也許我會在無法拒絕的情況下搬過去和孩子一起住,也可能住在一起之後會因為孩子和愛人的一次吵架,或許是因為在對下一代教育問題上的觀念不同,最後我還是會回到先前離開的那個空巢。在那裏聽著自己的心,做一個安詳的空巢老人。

也許是我的孩子去了另一個城市工作生活,我會因為無法割舍掉對這個城市的感情而拒絕搬過去和孩子一起住。最後同樣是守在自己的城市裏做一個空巢老人。白天城市裏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晚上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不過這些都跟我沒有關係。我守著的隻是一座孤城,因為那裏的每一條古老的街道上都蔓延著我無法割舍的故事。

那個時候我肯定會感到很孤獨,想找個人說說心裏話的時候才發現身邊的好友們多半已經入土了。但是我還是想找個人說說心裏話,給別人講講我年輕時候的光榮事跡,講講年輕時候的愛情與熱血的青春。或許我找不到可以傾聽的那個人,隻是每天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對著夕陽發呆,孤零零的一個人。或許有時候我一直做到深夜才慢慢的起身,然後步履蹣跚的穿過燈火輝煌卻跟我沒有一點兒關係的新建的街道回到我的空巢,接著把自己緊緊地包裹在孤獨裏。我多麼渴望有個人能聽我說說話,用對他傾訴的時光來衝淡我的孤獨。

或許我的孩子偶爾來看我我會感到欣喜,高興得像個孩子。當孩子又跟我提出讓我搬過去跟他一起住的時候,再一次被我拒絕。我老了,不想再摻和孩子家那本難念的經,也再沒有精力去理會那些斷不完的家務事。

我隻是希望在我的人生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有個人能傾聽一下我這一生走過來經曆的故事,陪陪我的孤獨。最好是個年輕人,一個小夥子或者是姑娘,這樣的話我還能跟他們講講我人生的經驗。

最後我也將會像落葉一樣,以自己的姿態離開這個世界。或許當我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最遺憾的就是沒跟找到一個人,給他講完我的故事。

這篇日誌寫完以後他去了一趟廁所,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人評論了。

洪丹英老師:鶴鳴,好樣的,上次社會工作的社會實踐你沒有白去。愛孤獨的老人也是愛我們自己,你能有這樣的感悟老師真的為你感到高興。

楊雪:鶴鳴,我就知道你會去的,明早修德園見。

石夢婷:鳴哥心中有大愛,我也會去的。

彭飛:鳴哥,你行啊,你寫的跟上次咱們社會工作實踐的時候平山養老院的李大爺說的一樣,你是不是偷聽我們說話了,老實招來。

周蕊:鶴鳴哥哥,就讓咱們明天早上相約修德園吧。

老茂:明天早上我不用去熊嘯大哥哪兒,咱們一起去吧。

看到這些評論白鶴鳴心裏激動了好一會兒,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李林茂的手機居然能看qq空間了。

上次的社會工作實踐去的是養老院,他和周蕊、彭飛、老茂、楊雪還有石夢婷分在一組在那裏與養老院的老人們朝夕相處了半個月。

第二天他們早早的就去到了修德園,那裏有很多同學在晨讀。她們一共來了八個人,除了洪老師和她們實踐小組的六個人以外吳婧芳也來了,這讓白鶴鳴和洪老師都感到有點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