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相見(1 / 2)

八月末的宜州依然火熱,城外道旁的槐樹依舊被往來的黑炭車,木材車,瓷器車,跟人來人往騰起的黃土掩蓋了本來就不綠的小樹葉子。這是自由的味道麼?對於一個永遠帶著幹淨微笑的漂亮男孩來講,這是他今生第一次自矜地審視著城外那些從天下各處前來的商賈行人。

一列馬車隊從遠處緩緩的行了過來,在城門口排隊等待。

車簾掀了起來,一張幹淨的笑容滿臉陽光的少年望著城牆城外人喊馬嘶嘈雜的排隊等待入城的人們深深吸了一口氣:“這裏就是宜州的味道,有些像火太大燒焦的生煎”

宜州位於陝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是關中通向陝北的天然門戶,乃是“北山鎖鑰”、“關輔襟喉”兵家必爭之地。

西魏廢帝三年正月(公元554年),改北雍州為宜州,改北地郡為通川郡,轄泥陽、富平、土門、雲陽四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通川郡,泥陽改屬宜州。六年(公元586年),改泥陽為華原縣。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撤宜州,並撤土門縣(今富平境)入華原,改屬京兆郡。義寧元年(公元617年)置宜君郡,治華原,並恢複土門縣。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宜君郡為宜州,治華原。

這人自然就是雍天賜,經曆兩天愉快旅程的一行人到了此次第一個目的地。這一路上他觀望著陌生之中大唐國民和大唐山水。滿臉帶笑的可愛少年總是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郝池跟蘭佐是天賜從自己最早帶的少年人中選擇身手最好的兩個,兩人自賣到雍家之後便跟了天賜,從雍天賜身上兩個人最大的收獲兩人一定不會說是學問跟功夫。兩人最大的收獲是吃,雍天賜每天品嚐幾個廚娘做的飯菜後,總要跟廚娘說幾句改進的話,而這倆個人就是全部吃完廚娘做出好的菜品之前的所有次品。

這些自進了雍家就改姓雍,天賜隻讓一個小女孩改了名字之外沒有讓他們任何一個人去掉祖姓。隻是告訴他們想走了隨時去掉雍字,認祖歸宗。當年買回來的孩子不是犯官的後人就是活不下去的流民,多年的流離失所,能有一個雍家的安居庇護,是所有少年的夢想。

雍郝池跟雍蘭佐倆人跟隨天賜五年裏,不會做一道菜,但是兩條舌頭絕對不辜負兩人的名字:好吃懶做。這也是天賜對倆個人中肯的評價。

此次跟隨天賜出來遊曆的出了郝池蘭佐之外還有最早去買叫花雞租下鋪麵成為雍家莊第一個酒樓掌櫃的雍長貴,這也是雍不紈夫婦強烈要求跟出來的最年長的一個。

最後一個是五歲的雍天賜從眾多少年中一眼就選中的小姑娘,九歲的小姑娘衣衫襤褸,怯懦的躲在人後麵。眉宇間讓雍天賜想起瑤池邊纖細的身影。小姑娘叫楊柔,可能是前朝皇親的女眷,雍天賜直接將楊柔(羊肉)改成了雍天梵。

進城的車馬有些多,排的隊伍長了一些,天賜從馬車上下來,雙腳站定在官道上眯著眼仰頭似乎想知道這宜州的土地與山頂的莊子有什麼不同。

自打鐵頭父子從宜州城郊往雍家莊子送回第一車黑炭之後,這宜州兩三年之內迅速繁華起來,原來販賣瓷器的客商,不少轉行做了黑炭商人,雍家莊山下的廚師學院促使著宜州的酒樓比別處的酒樓氣勢也是足了一點。雍家狗子的高端家具市場促使著宜州的家具廠遍地,各地的木材商人也是蜂擁而至。

所以現在的宜州有副對聯形容:酒樓家具黑煤球;廚子木匠和炭頭,橫批是:瓷器之鄉。宜州近三年來商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宜州人也變得有錢,有糧有錢的人腰杆都是直的,比起帝都長安城都不遑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