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石勒和石虎的後代(1)(1 / 3)

石勒是我國西北少數民族的羯族人,魏晉時人們稱這一族為“羯胡”。“八王之亂”當中,匈奴單於劉淵趁晉朝諸王自相消滅的機會,自立為王,建立了漢國。石勒做了漢國的鎮東大將軍。後來劉曜繼位,改漢為趙,史稱前趙。石勒離開劉曜,自己也建立了個趙國,那就是後趙了。

石虎本來是石勒的侄子,字季龍。石虎小時候由石勒的父親石朱收養,所以石虎又算是石勒的弟弟。石虎凶悍勇敢,隨石勒南征北戰,立了不少戰功。後來率兵滅了前趙。公元330年,石勒做了後趙皇帝,立兒子石弘為太子;石宏為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單於,封秦王;石恢為輔國將軍,封南陽王。封中山公石虎為中山王,拜太尉、尚書令;石虎的兒子石邃為冀州刺史,封齊王;石宣為左將軍;石挺為侍中,封梁王。又封養子石生為河東王;石堪為彭城王。石勒和石虎的後代和親屬幾乎都取得了王爵。

石勒還任命他的親信程遐為右仆射、領吏部尚書;徐光為中書令、領秘書監。“其餘文武,封拜各有差。”

中山王石虎很不滿意,對他的大兒子石邃說:

“主上自從在襄都建國以來,輕易不再出征。這二十多年,全靠我身冒矢石打下的江山。”接著表功說:“我南擒劉嶽,北驅索頭,東平齊魯,西定秦雍,攻克了十又三州。成就大趙的事業,還不是都靠我嗎?應該把大單於授給我。可現在卻給了石宏那黃口小兒,想起來就令人憋氣,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哼!等主上晏駕之後,我讓他連種也不留!”

中書令徐光察覺到石虎的不滿。有一天,他跟石勒談話。石勒說:

“大雅(太子石弘的字)(安和的樣子),不像個將門子弟。”

徐光回答說:

“漢高祖以馬上取天下,而孝文帝以善政治天下。聖人之後,必有守成之君,這乃是天道呀!”

石勒聽了很高興。徐光接著說:

“皇太子仁孝溫恭,而中山王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指去世),臣怕社稷會不歸太子所有了。應該漸漸削奪中山王的權柄,使太子早日參與朝政。”

石勒點點頭,覺得徐光的話有些道理。但他一時又想不出削奪石虎權柄的辦法,這件事便拖了下來。

右仆射程遐也看到這一點。有一天,他對石勒說:

“中山王勇悍權略,群臣都不及他。看他的平時表現,似乎除了陛下之外,誰也不放在他眼裏。而且他身為將帥,威震內外,他的幾個兒子也都大了,個個執掌兵權。陛下健在,自然不妨,怕的是將來不肯對少主稱臣呢!應想法早日除掉他,這才是大計。”

“如今天下未安,大雅又年幼,應該有個強輔。中山王是骨肉至親,有佐命的功勞,將來還要像伊尹、霍光輔佐幼主那樣倚靠他,何至於像你說的那樣呢?”石勒又用開玩笑的口吻說,“你是不是怕將來得不到國舅的權力呀!你不要急,將來我會考慮的,你不必掛著這件事。”

原來程遐的姐姐程妃是太子石弘的生母,所以石勒才這麼說。但程遐聽了這話卻委屈得哭了,他說:

“臣所慮的是國事,陛下怎麼能以私情來拒諫呢?這樣還怎麼能夠聽得進忠言?”接著又懇切地說:“中山王雖然從小由皇太後撫養,但不是陛下的血親。他雖然立有微功,陛下酬給他父子那麼高厚的恩榮也足夠了。看他的誌願,決不會輕易滿足,臣怕將來宗廟都有危險。”

石勒聽了徐光和程遐的話,不能不動心,便讓太子參與朝政,由散騎常侍(門下省的官員)嚴震輔佐他,小事就由嚴震呈太子決定,隻有大事才呈報皇帝。於是嚴震的權力超過丞相,中山王石虎的門前可以張網捕雀了。石虎怏怏不樂,對徐、程二人自然懷恨在心。

公元333年,趙王石勒病了,中山王石虎以侍疾的名義住進宮中。他趁機矯詔:為了讓皇帝安心治病,百官和親戚都不準探視,就連皇後和太子來看皇帝,也得先征求石虎的同意。石虎又矯詔召秦王石宏和彭城王石堪回襄國。當時石宏在鄴城,石堪在河南,兩個人手裏都有兵權。石虎把他們召回,事實上是“調虎離山”。石宏回來後進宮見父親。恰好那天石勒的病好了一些,起床後在院子裏散步,見到石宏進來不禁大吃一驚,問他:

“你怎麼回來了?我讓你駐在鄴城,就是為了今天,可以在外邊做策應。你是自己要回來還是有人召你?如果有人召你,那就罪該萬死!”

石虎在旁邊急忙搶著回答:

“秦王是思慕陛下,臨時回來探望,他說他立刻就回駐地。”

石宏聽石虎這樣說,不好反駁,隻得點點頭默認了。石宏回府之後,石虎就派人把他軟禁起來。過幾天石勒問石虎:石宏走沒走?石虎撒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