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到江北支行上班第一天,劉雅麗到他辦公室,彙報了近幾天行裏的工作,詢問有啥安排。陳海生道:“我想到網點去看看,了解一下情況,你約個網點吧。”
劉雅麗道:“支行總共五個網點,您看先到哪一個?”
陳海生:“找個業務大的網點吧。”
劉雅麗:“中心大街業務量最大,我通知成主任?”
陳海生:“好。”其實陳海生跟中心大街分理處主任成寶華早幾年前就認識。兩人性格相投脾氣相近惺惺相惜,有許多共同語言。兩人之間的感情,雖然不是時下流行的“同過窗嫖過娼扛過槍吃過糠分過贓”的“酒精”考驗的朋友,卻也是經過了實踐和時間檢驗的友誼。
首先兩個人業務上相互配合默契。銀行的業務流程千變萬化,程序開發人員研製或者優化完程序後,需要業務人員進行測試,業務量大並且需要業務人員邊熟悉操作邊測試。那時網點人員又普遍緊張,個人業務自然需要陳海生組織落實,每個網點都推三推四喊苦叫累,隻有成寶華自始至終支持陳海生,從來不提任何條件,並且保證挑選業務熟悉的人員參加,保證測試的質量,陳海生很是感激和放心。
兩人家庭之間也多有交往。節假日兩家人還有其他同事幾大家人也經常搞個聚會,大人孩子彼此也都熟悉。陳海生來江北支行上任前,成寶華已經給他打過電話表示祝賀,約他到網點看看。陳海生也已經單獨約成寶華見過麵,詳細地了解了江北支行的情況,當然陳海生也清楚不能憑他一麵之詞。足見兩人關係實在不一般。
劉雅麗趕緊安排司機小胡在樓下等候,兩人一起下樓。
中心大街是江北區的迎賓大道,也是江北區交通主幹道。這條道路近幾年來隨著江北區經濟的發展,不斷地得以拓寬成了形象標誌,通車非常順暢。近幾年區政府又強令沿街各單位一律拆除圍牆,單位門前按照統一格式移植花木進行綠化,越發成了江北區的景觀大道。
區委、區政府辦公大樓,區委招待所江北賓館,知名的生意紅火的飯店像金太陽大酒店、太陽紅大酒店、金來順、盛世酒樓、金博漢洗浴、東王府後宮KTV等都占據著這條街道的黃金位置。
江北支行中心大街分理處在整條街道中段,坐南朝北,客戶來來往往不斷,門前不大的停車場經常是沒有一點空位。西鄰是江北區實驗中學,上學放學時間也是人流滾滾。對過是成天車水馬龍的江北區人民醫院,現在人氣最旺的就是醫院銀行和學校了。
當然到了晚上街道兩邊幾處KTV的生意也是燈紅酒綠分外妖嬈。分理處重點經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早期宣傳的口號就是“要住房,到江北行”。這要得益於李易峰的前任老行長敢為天下先,率先於當地的其他銀行取得了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主辦權。抓住了房地產啟動前的有利時機,又得益於老百姓旺盛的購房需求,中心大街分理處的個人貸款業務開辦之初就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連續幾年更是實現了井噴式的增長,業績遙遙領先於當地其他銀行,受此帶動江北支行其他業務發展一直也很好。
銀行最講究的就是客戶群體,業績好的營業網點總結經驗就是兩條,有好的網點負責人加上好的網點地址。中心大街分理處兩條都占全了,
成寶華中等身材,結結實實,土生土長的江北人。今年剛滿40歲,比陳海生還大4歲,在這之前兩人就已經熟悉,經常在市行的業務會議上見麵,也一起到外地出差學習過多次。陳海生在市行個人業務部工作期間,有些花銷不好在市行報賬,也把單據交給成寶華處理,畢竟基層網點在這方麵靈活一些。兩個人都個性鮮明、行事風格雷同惺惺相惜,已經相互信任達到一定程度,關係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