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山村葬禮(1 / 2)

按照計劃,陳海生今天上午要主持召開公司業務分析會。

李東進來,“陳行長,會議9點鍾開始,昨天我已經通知好了。陸經理、王行長、公司部全體人員參加。”

陳海生點點頭,剛要開口。電話響,一看是燕兵辦公室電話,趕忙接起來:“燕行長,是我,有指示?”

“市裏一位退休的老領導,今天早上過世。你帶點錢,代表我去參加一下告別儀式,慰問一下家屬。”燕兵一貫的聲音。

陳海生心裏有點別扭,市裏老領導,已經退休了,按說應該由市行辦公室出麵參加。

請示的語氣:“燕行長,我昨天安排好了,今天上午支行開公司業務分析會,能不能換人去?”

燕兵不容置疑的語氣:“不行,必須你去,並且代表我去。”

陳海生不甘心,又試探著問:“人員都到齊了,就等我了…”

燕兵提高了聲音,“少找理由,抓緊時間找孫清波聯係,要地址和姓名。”

陳海生為難得道:“好吧,我馬上聯係孫主任。”

歎了口氣,看著李東,“大領導有安排了。你下通知吧,會議改到明天上午開。”

李東答應著往外走,陳海生想想又叫住他:“一位退休的老領導去世,燕行長安排我代表他,去參加告別儀式。你準備點錢,和我一道去。”

李東:“好。多少?”

陳海生一陣躊躇,拿不準,又不好再問燕兵。看著李東,“你先去忙,我問孫主任後,再告訴你。”

陳海生和孫清波通過電話,問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位老領導姓胡名慶祥,是臨慶市前幾任的老市委書記。十多年以前吧,從省人大副主任位置上退下來後,準備帶著老伴回老家,安度晚年。

回老家之前,就想起來,先到自己曾經戰鬥過、養過傷的革命老區__臨蒙縣魯軍鎮李家河村看看,行前也了解到,當年曾經用乳汁救助過自己的李玉英老人還健在。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李家河村的人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前赴後繼,不怕犧牲,貢獻了村裏幾乎全部的青年人。著名的孟良崮戰役,“紅嫂”的故事,英勇的“臨蒙山五姐妹”支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帶。

當年老領導幾次負重傷,都被組織安排在這個小山村養傷。這一帶黨的工作開展早,群眾革命覺悟普遍較高,那是真正的軍民魚水情。

當年在李玉英老人家裏養傷時,有一次恰巧鬼子搜村,為了掩護他轉移,村子付出了兩條年輕生命的代價__兩條鮮活的年輕人的生命。其中一個就是李玉英老人唯一的兒子。

一路上,老領導看著似曾相識的山山水水,感慨萬千。解放前南征北戰,東征西殺,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有幾次部隊轉移路過這裏,因為軍情緊急,都沒有停下腳步。抗美援朝勝利後,自己從部隊到地方,先是到西北,參與領導國家製定的大西北三線建設,後來又回到部隊,主管後勤條例整頓改革;又從部隊轉業到臨慶任市委書記,然後又到省裏任職,哪裏需要就到那裏安家。戎馬生涯,忙忙碌碌,從也沒有停下革命的腳步。

期間,數次想要回李家河村看看,看望李玉英老人家,就是抽不出時間來。有幾次實在想的不行,匆匆上路,因為工作情況緊急,又被迫中斷行程原路返回。有一次,到了村子已是晚上時間,可是接到通知,迎接中央檢查組。馬上就要往回趕,隻好圍著村子轉了一圈,沒有驚動任何人…

退休了,有時間了。第一站,老領導就想到了李家河村,去看看當年自己的救命恩人__革命老人李玉英。

一路顛簸,盤山公路崎嶇難行。曆盡艱辛到了村裏,村幹部早已經接到通知,等候在村口。老領導在村幹部帶領下,先看了當年廝殺過的戰場,到了烈士陵園,祭奠悼念犧牲在此掩埋在此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