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催收,催收(1 / 2)

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國家在基礎建設方麵投放了數萬億來應對,作為銀行來說,抓住國家政策有力時機,加大信貸投放來實現利潤最大化。因為對實體經濟不看好,期間投放大部分是短期(一年期)貸款,按月還息,到期歸還本金。

本金到期歸還不上或者拖欠兩個月利息即視同為問題貸款,基層客戶經理就要啟動“清收、催收”程序,往往壓力很大,不但影響績效工資,還影響新客戶營銷和新業務拓展,各支行都很注意問題貸款。

這天李東過來找陳海生:“陳行長,曙光幹果商貿公司,利息已經拖欠三個月了,我催了好多次,企業老總一直拖著不還。”

陳海生:“曙光商貿公司,我有印象,他們每年出海第一單貨物,都要搞個開船儀式,我還參加了一次呢。”

李東詳細地給陳海生介紹:“這家公司主要是經營水果蔬菜脫水烘幹業務,產品出口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在水果蔬菜旺季時大量收購儲藏,再根據國外客商需要,脫水烘幹後包裝出口。一直經營得很好,盡管之前也有過一兩次欠息,提醒後都能歸還。這次企業老總一直在推脫,最近幾天幹脆不接電話了。”

陳海生問道:“客戶經理是誰?”

李東道:“老嶽,嶽新發,他也一直在催,就是沒有效果,他明年就退休了。”

陳海生問道:“不還利息總得有個理由吧,企業老總怎麼說?”

李東道:“老總一直強調近期國外客戶回款慢,資金暫時周轉不開。”

陳海生問:“你了解他們賬務情況嗎?”

李東道:“我分析過,企業在我行賬戶資金很少,我又托人看了企業在商行賬戶,資金量不大,回流還算正常。”

陳海生多個心眼:“老嶽和這家企業關係密切嗎?”

李東道:“我觀察過,他定期到企業做貸後回訪,經常吃吃喝喝,有人反映跟企業借過錢,我問過他不承認。”

陳海生想,是不是臨近退休被企業收買了,看來要采取點措施。

陳海生看著李東,“你們兩個一塊去催收,這個星期務必有個準信兒。”

李東答應著出去,轉眼兩個星期過去了,第一次李東彙報說企業周三還款,第二次彙報再拖幾天還款。

市行風險部門和分管行長都打來電話催促,陳海生一時感到壓力很大。

期間陳海生沒有閑著,跑了海關和曙光商貿關聯企業,了解到外商一直按時回流貨款,但都沒有進企業賬戶;曙光從日本進口了大批的凍魚凍蝦,滿滿地堆在冷庫裏,似在擇機出售大賺一筆。

陳海生想,不管企業有什麼目的,先下手為強,也不跟客戶經理商量了,擔心給企業通風報信。

直接就找到讚春平開門見山:“你配合我個事兒唄,咱們聯合給企業出份業務公函下個最後通牒,要求必須在一周之內歸還拖欠利息,否則行裏就要采取行動,起訴查封企業賬戶和資產。”

讚春平知道這不符合業務流程,道:“也就是嚇唬嚇唬企業,這事你我知道就行。”

陳海生回到辦公室,找來客戶經理嶽新發和李東,“你們兩個一塊到市行,直接找讚春平經理,把章蓋了,給企業送去,要個回執。我倆已經跟領導彙報了,對這個企業采取行動。”

李東和老嶽來到公司部,讚春平黑著臉:“以後營銷客戶要先看企業老板的為人,對待這樣不講信用的老板,堅決采取行動先做資產保全。”

企業老總收到公函,一開始沒有在意,瞅機會偷偷給老嶽打電話,“老嶽,你們陳行長不會來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