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男友出獄,找到她向她求婚,她欣喜不已卻不知道怎麼解釋他入獄這五年的事,事情一瞞再瞞,紙終究保不住火,在他們女兒快滿周歲時丈夫回老家聽說了她嫁人的事,為此他們大吵了一架,丈夫負氣出走,結果坐的大巴車在路上遇上山體塌方,她丈夫死於那次災難,公公也因為兒子去世病情加重,完全認不出人來,丈夫最後那句‘死也不要見到你們!’竟然成真。
勿念說她一生修習佛學,卻落得一身罪孽,當初如果自己不那麼軟弱,堅持等到他出獄,結局就會不一樣,或者在他求婚時就說清楚,即使他不要她,也至少他還平安的活在這世上,後來給她丈夫立碑的時候,石碑莫名其妙的裂了,她斷定九泉之下的丈夫還沒有原諒她,所以她在丈夫墳上種下銀杏,銀杏可以活千年,至少在她死去的後世裏,不會有人來打擾他長眠。
勿念講完這些,寧靜祥和,情緒竟是沒有一絲波動,也許她已然接受命運帶給她的人生,而我卻久久不能平靜,愣愣的站在原地,半步都邁不開,就連安慰的話都說不出口,心裏堵得慌,這時聽到阿咊在竹林裏焦急的喊著我的名字。
“你朋友來找你了!”勿念微笑著說,扶著老人回廟,老人突然拉著我的手說:“要珍惜你們的相遇!”勿念臉上掠過一絲驚訝,轉而恢複了平靜:“這是我和丈夫年少時鬧變扭,婆婆常用來教訓我們的話。小姑娘,你我相遇也算是緣,貧尼送你一句話,‘緣本無害,念由心生’”勿念合十一拜,扶著老人離開了。
我不懂勿念的話是什麼意思,身後的這片桔梗花田因有了這棵銀杏樹,紫得更加憂傷。阿咊到我身邊時,我還在愣愣的出神,“找了你半天,怎麼都不接電話?”阿咊話語中帶著責怪。
“電話?”我掏出電話一看,十幾通未接電話都是餘彤和阿咊的,“早上出門忘了把靜音調回來了,不好意思,沒聽到!”我愧疚的道歉,情緒還在剛才的故事裏沒出來。
“你怎麼啦?幹嘛一副要哭的表情?”阿咊細心的發現了我的不對勁,有些擔心的皺起了眉頭,看著眼前這個眉目俊秀帶點稚氣的大男孩,因為找我累得滿頭大汗,心裏感動不已,他是我該好好珍惜的相遇嗎?
“呐,阿咊,你說你我相遇是好還是不好?”
“當然好啊!走了,餘彤估計該著急了。”阿咊看了看這片桔梗花,眼裏露出歡喜,我失望的是阿咊漫不經心的的回答,“這花田挺漂亮的,走,我們去叫餘彤也來看看!”阿咊說道,拉著我準備走,見我沒動,阿咊好奇的看著我。
“可以不要告訴餘彤嗎?”脫口而出的話暴露了自己的心聲,我在生氣。
“什麼?”
“可以不告訴餘彤嗎?這裏是我發現的,我不想告訴任何人。”我不敢正視阿咊,理由蹩腳又任性,阿咊皺了皺眉,眼神裏透出絲不滿,但還是點了點頭,他肯定想不通眼前的這個女人發什麼神經,我說了聲謝謝,看了看那棵銀杏樹,心裏說了聲再見,走進竹林。
走出竹林時,餘彤正坐在廟後一個大岩石上歇涼,看見我一頓臭罵,說找我她腳都磨破了皮,我無心思跟她爭吵,一句也沒回,估計是一個人說得沒意思,餘彤也沒再說話,阿咊也靜靜的,氣氛有些尷尬,好在後到的鴨子和阜兮軒打破了這個沉默。
“昏昏,你知道嗎?我剛剛聽別人說這座仙女峰以前叫龍安山,唐朝時有個海禪師來這裏隱居,當地信徒就在這裏蓋了座廟,取名為龍安寺,”鴨子指了指仙女廟,“喏,就是這個廟,還有一個傳說呢!”鴨子興奮的說,果然她是丟哪裏都有熟人,鴨子等著我們問她打聽到了什麼,今天傳說的東西聽夠了,鴨子卻興致勃勃講敘起故事來,故事是說宋朝時期,這座山下住著一對婆媳相依為命,有一天,婆婆突然雙目失明了,媳婦為了治好婆婆的眼睛,天天上山采藥。仙女見媳婦這麼善良孝順,就托夢試探下這個媳婦,給她一隻大蜜桃,要她吃,媳婦舍不得吃把蜜桃留給了婆婆,結果婆婆吃了蜜桃眼睛好了。村裏的人都說這是婆婆心好,媳婦孝順,感動了救苦救難的仙女。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仙女的崇敬,就把這座山改稱“仙女山”,“龍安寺”也被人們稱為“仙女廟”。這樣的故事一般勸導人們多行善,好人必定有好報。
“今天聽的傳說還真不少!”阿咊感慨道,還特意看了我一眼,他還計較著我那個故事的結局。
“你也聽到不同的傳說嗎?說來聽聽!”鴨子興奮的問,後來他們講了什麼我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心裏一直想著勿念的故事,想著最後她跟我說的那句話。
後來我把勿念的事告訴歐陽,歐陽說:“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事世上難求,勿念看似看透,卻是畫地為牢死守孤城,她師父賜她‘勿念’二字,是要她放下執念,可她終究放不下,可放不下的又何止她一人。”歐陽說這話的時候,話語中透著淡淡的憂傷和自嘲,我從未懂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