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彼得他們的部隊都要撤回部落,彼得也要和牧民將軍阿拿馬分別帶著軍隊到大遼國去,把大遼國國內叛亂的情況向部落彙報。彼得也知道,這樣帶著士兵化裝成難民混入大遼,確實麵臨著許多危險,會不會被遼軍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會不會被拉去充軍,因為大遼現在內外交困,不斷征兵征稅,來確保戰爭的勝利。既然辦法是自己想出來的,這艱巨的任務就應當自己承擔。

三天後,彼得他們的軍隊就退回了草原,和大遼的軍隊在草原上展開了激戰,不分勝負,沒有結局。雙方又在各自地盤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時刻準備著開戰。

但彼得和將軍阿拿馬並沒有跟著軍隊回部落。而是帶著五百名精明,可以相信的士兵化裝成逃荒的難民,他們都得穿著破爛的衣服,而且身上不能帶錢,得裝窮,不然就會暴露身份。但彼得想了一個辦法,把錢縫在鞋墊裏,等到急需的時候就拿出來花,因此,每個士兵都帶著一雙鞋,裏麵裝著白銀和黃金。這些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他們要帶上信鴿,這些信鴿是用來聯係牧民和部落的,難民餓得要死,還帶著信鴿,而且這些信鴿都不吃掉,這就難免會讓人懷疑。除非這些鴿子有著餓死都不能吃的特殊原因,讓彼得他們有正當的理由可以保護它們。所以,彼得又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賦予這些鴿子神秘的色彩,欺騙外人說這是他們部族宗教信仰中供人祭拜的神鳥,是神靈的使者,這樣就有了保護這些信鴿的理由。

為此,彼得特地在軍隊裏挑了幾個通身無一雜毛,毛色光滑雪亮的鴿子,還叫木匠為他們特製幾個籠子,刷上五彩的顏色,把信鴿放進去,然後用黑色布幔把整個籠子蓋上,一切準備就續後。彼得把此次出行的目的、這樣做的原因告訴了隨行的手下,因為彼得覺得與其把他們蒙在鼓裏,不如把真相告訴他們,讓他們更加有幹勁地跟著自己,更何況他們都是些可以相信的人。不然,讓他們傻呆傻呆地、沒有目的地跟著自己,出事的幾率會更大。

幾天後,彼得他們就出發了,目的地是大遼國西河幾公裏外的原始森林。因為那裏人口罕至,官府抓壯丁都不會抓到那兒去,可以長期潛伏在那裏,並且可以及時得到外界消息。一路上,彼得看到了許多難民,都是餓得麵肌瘦,不是為了逃避邊疆戰亂,就是遇上了天災人禍。正如彼得所料想的那樣,許多難民都想吃他們的鴿子,但隨行的士兵都時刻地保護好十來隻鴿子。

走了十幾天的路,彼得他們五百人脫離原來的難民隊伍向西河走去,一路上時常得忍饑挨餓,有時走到旱災嚴重的地方,半天也找不到水喝。每每到了有水的地方,士兵們總要把隨身帶著水壺裝滿水,喝足水,繼續向前走。有時候,也要餓得兩眼冒金星,快走不動了,當地卻什麼都沒有,再多錢也買不到東西吃,池塘裏找不魚,田地裏沒有莊稼,漫山遍野找不到東西,甚至連草根也被挖光了。他們也熬下來,依然沒有吃了鴿子。

這一天,彼得他們來到了一郊外小鎮,一行人在樹林裏休息,幾個士兵跑到鎮上去買吃的,給大家夥帶回來。彼得他們在叢林裏休息,突然聽到了外麵有馬跑過的聲音,往外一看,一大群士兵打這兒路過,手裏拿著長茅,帶頭的是一軍官,騎在馬上,後麵還跟著一大群男丁。哦,他們是來捉壯丁的,路過這裏,

彼得的手下買了包子回來,碰上那群士兵,那軍官向手下示意,要他們把彼得的士兵抓了。軍官的手下立馬跑了過來,架了彼得的士兵就往隊伍裏走,包子撒了一地。“救命啊,救命啊,你們幹什麼?”士兵叫了起來。

“你們幹什麼。”彼得終於跳了出來。

“呀,還有一個,也捉起來。”那軍官慢條斯理地說。

軍官的手下又跑了過來,想架走彼得。彼得的好幾十個手下一下子都從路旁的樹林裏竄出來,站在彼得身邊。看到這陣勢,幾個軍官的士兵便不敢上前,盡管他們手裏拿著長槍。“都給我上去,懼怕什麼。”軍官衝手下喊道:“都上去,全都殺了。”

軍官的士兵拿著長槍衝了上來向彼得的手下刺去,彼得接住了一士兵向他刺來的長槍,用力一踹,士兵便倒下了,彼得奪過了長槍,便用它和軍官的士兵拚打起來。一陣搏殺之後,軍官的士兵倒下了幾個,彼得的士兵也死傷了不少。隊伍裏被征去當兵的男丁也趕緊趁亂跑開,軍官慌了,知道回去一定叫不了差,衝彼得他們叫道:“你們這是要和朝廷作對嗎?你們知道這是死罪麼,還不快繳械投降,饒你們不死。”

這時,彼得的一個士兵憤怒地向那軍官跑來,用長槍刺向軍官,大叫道:“大蟲,你給我下來。”

槍正中了軍官的腹部,軍官立馬從馬上跌落下來。彼得的士兵又抬起腳,用力地踩在了他的胸膛上,一下,兩下……那軍官臉迅速變著色,不到一會,就口吐鮮血,頭歪了下去,眼睛圓瞪,估計已經沒救了。

“你們還不走,你們的軍官已經完了。”殺了軍官的士兵用力支起口吐鮮血的軍官,喊道。

軍官的士兵們聽了這話,都停了手。回頭看,果然,軍官死了。一位軍官的老兵閉上雙眼,留下了兩行淚。突然,睜開眼,大叫一聲,便拿長槍衝向彼得。沒想到,他剛跑到彼得麵前,彼得就把長槍刺了上去,老兵自己撞到了槍頭上,槍穿過了盔甲,穿過了老兵的身體,彼得抬起腳,用力把老兵從槍上踹下來,血染紅了槍。軍官的士兵都害怕了,扔下了手中武器,一個個四散跑開了。

彼得的手下把剛才撒了一地的包子撿了起來,擦了幹淨,分給每一個人。“你們還吃!我們這回可闖了禍,趕緊收拾上路,等一下官府的人就追來了。”彼得說。

於是,他們又趕緊上路,一路上都是跑過去的,他們想隻要到了西河大概就可以逃過追捕,但是西河離這兒還有幾十公裏。果然,軍官的士兵跑去報官,縣令立即關了城門,通緝了彼得他們一夥人。可是,那已經太晚了,彼得已經逃出了他們的視線,來到了西河。

在西河,彼得他們走到了原始森林的深處,他們打算駐紮在這千百年來人跡罕至的地方。因此他們五百人砍伐了森林的樹木,來建造房屋。餓了就吃溪河的魚,捕樹林裏的動物吃。但他們也不能完全脫離外界,獨立生活。因為他們遠道而來,不是為了在這裏定居,而是為了和外界聯係,得知大遼國什麼時候發生叛亂,向部落,草原的戰略判斷提供確切的情報。所以,彼得總叫他的部下砍伐森林裏的樹木,運到附近的小鎮販賣,一來可以多添點錢財,用於不時之需。二來可以充分和外界聯係,了解他們想要的信息和民情。

同時,牧民將軍阿拿馬也率領五百人到達了西河的下遊地區,在那裏駐紮下來。彼得在北,阿拿馬在南,隻要大遼國內發生叛亂,彼得和阿拿馬將軍就可以及時向草原和部落提供確切消息。但彼得始終覺得這樣消息不能及時傳到部落,因為如果大遼國內發生了內亂,傳到彼得他們的耳裏,至少也要幾天的時間,彼得他們得知消息後,又必須向部落和草原傳送消息,信鴿從彼得和阿拿馬的根據地飛到草原,同樣需要十幾天的時間。這樣一來,從內亂的發生到草原和部落接到消息,再到采取措施支援大遼的內亂勢力,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讓彼得覺得大大的不妥。大遼的內亂是否能在大遼朝廷的強力鎮壓下,堅持一個多月,這實在令人懷疑,彼得對此也始終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