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蒙古人西征(1 / 2)

蒙古人原來散居在貝加爾湖、額爾古納河(黑龍江上遊支流)兩岸,唐代稱為蒙兀室韋。室韋是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蒙兀室韋是其中的一個小部落。到唐朝末期,蒙兀人開始向西遷至蒙古高原的肯特山一帶,形成蒙古部。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部逐漸繁衍成許多小部,其中乞顏部又是這些部落的核心,乞顏部中的勃兒隻斤氏是統治各部的首領,所以它被稱為“黃金家族”。

到公元12世紀時蒙古高原上除了蒙古部之外,還有強大的塔塔兒部、克烈部、乃蠻部、篾兒乞部、汪古部等近百個部落。他們以肉類充饑,文化水平較落後。各部落之間長期爭鬥。

13世紀初,勃兒隻斤氏族貴族首領鐵木真在擺脫金朝統治、結束內部分裂,建立蒙古統一國家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鐵木真首先征服了長期與蒙古部作對的塔塔兒部、蔑兒乞部,穩定東部蒙古後又征服西邊強大的克烈部。1206年,全蒙古的各部首領在鄂嫩河畔舉行忽裏勒台(大會的意思),一致推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這樣蒙古汗國建立起來了,“蒙古”也由一個部落稱呼轉變為統一的新國家稱號。成吉思汗即位後,對金國和西夏展開軍事行動,並於1219年開始向西征討,把擴張的矛頭對準了中亞、西亞和東歐、中歐地區。

成吉思汗親自統率第一次西征的目標是中亞阿姆河下遊古國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是中亞的一個伊斯蘭國家,曆史悠久,文化發達,物產豐富。而蒙古卻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原先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在亞洲中部草原上流動放牧,經常遷移,行動時把帳篷裝在馬車上,好像整個村莊在流動似的。到成吉思汗時,蒙古還沒有自己的文字,但他們有強大的軍隊。花剌子模人對蒙古軍隊的入侵很是擔憂。

花剌子模的老百姓惶惶不安,他們的國王更是憂心忡忡。但是,國王擔心的倒不是蒙古軍隊的進犯,而是害怕在與蒙古的戰爭中,自己的王子和將軍們會乘機篡權。因此,他隻把四十萬軍隊分散到各個大城市去加強警衛,同時借以監督他的臣下,卻沒有集中兵力來對付蒙古侵略軍。花剌子模的邊境城市被蒙古軍隊圍困了整整五個月。城裏守軍隻有3萬,沒有援軍,也沒有存糧;城外的蒙古軍隊有20萬,而且有馬隊從中國中原一帶將軍需物資大量運來。雙方力量懸殊,但是,花剌子模軍隊英勇作戰,沒有一個人投降。

“轟隆隆!”蒙古的大炮響了。花剌子模邊境城市的城牆轟塌了一大塊。

“轟隆隆!”蒙古的大炮又響了。城牆轟開了一個大缺口。

“衝啊!”蒙古騎兵蜂擁衝入城內。

蒙古本來是一個遊牧民族,哪來先進的大炮呢?原來,自從四年前蒙軍攻打金國、占領中都之後,吸收當地漢人的先進技術,學會了使用火炮。他們用來進攻的大炮,則是大型發石機。在當時,這種大炮已是世界上威力強大的先進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