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永生的居所(1 / 3)

天堂之路

古埃及人最崇拜太陽神,所以對他們來說最理想的歸宿是天堂。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做升天之夢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也就是說,隻有建造了天梯的國王才有上天的權利。最初的金字塔是階梯狀的,這也算是天堂之路的絕佳象征了。

從馬斯塔巴到階梯金字塔

古埃及人把死去的人埋到貧瘠的沙土裏。之所以選擇那樣的地方,是因為土地在埃及是很寶貴的財富,他們很早就有死人不能與活人爭地的觀念。他們在沙地上挖一個坑,埋下屍體以後再堆一個沙堆,以防豺狼和髭狗啃嚼屍體。隨著沙丘的流動還是會有屍身會暴露出來,所以聰明的埃及人在沙坑邊上圍一些石頭,以防止沙土流失。當泥磚成為建築材料以後也就有了磚牆砌壘墓穴的做法,上麵再蓋上木頂或者磚拱頂,然後再在地上堆起沙丘,這樣一來墓穴就到了地下,成了獨立的地下室。

再複雜一點,沙丘也用泥磚圍砌成穩定的梯形,梯形的上頂再用石板蓋平。墳墓分成地下室和地麵建築兩部分,這樣的墳墓被後來的阿拉伯人叫成“馬斯塔巴”。“馬斯塔巴”的本意可不是墳墓,在阿拉伯語中它代表凳子,因為墳墓的形狀很像這種長方形的矮凳,所以後人就把它叫“馬斯塔巴”了。

喬賽爾王是一個標新立異懂得創新的人,他是第一個想改變墳墓形狀的國王。他讓手下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伊蒙霍特普為他設計一座能體現自己身份的墳墓。伊蒙霍特普要忙的事情很多,他同時是一個著名的醫生並給喬賽爾王擔任宰相的職位。所以他把原來的“馬斯塔巴”放大了幾圈,來搪塞喬賽爾王。但喬賽爾王並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他看完圖紙接著就否決了這種建築方案,並明確告訴伊蒙霍特普自己要與眾不同。

伊蒙霍特普拍爛了腦瓜,才想起把6個大小不一的馬斯塔巴摞起來的創意。這可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一種藝術性的創造了。放到今天,這樣的好東西還可以申請到“外觀專利”。

喬賽爾王果然是一個識貨的國王,他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墳墓,接著開始批準施工。因為這座墳墓是階梯形的,同時,大家都把它看做第一座金字塔,所以今天它又被叫做“階梯形金字塔”。這座金字塔坐落於今天的薩卡拉,高為61.2米,底邊東西長123.3米,南北長107.4米。它的地下建築部分包括走廊和墓室,通過金字塔下麵一個很深的豎坑,可以到達。

地麵建築除了金字塔還有祭祀用的殿堂,再外圍則是高高的圍牆。應該說,“階梯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建築史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斯內夫魯和他名下的金字塔

斯內夫魯在得江山的同時,也得到了一座還沒有完工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在美杜姆,斯內夫魯看著爛尾工程有礙觀瞻,就命工匠繼續修建。這座金字塔原先也是階梯形的,一共8級,後來一級一級之間的階梯被石頭填平了,形成一個平滑的斜麵,外表再用磨光的石灰石覆蓋,於是階梯金字塔變成了角錐金字塔。但是今天這座金字塔已經坍塌了,隻剩下最底層的3層階梯,不過高度隻有70米左右。

也許斯內夫魯一開始就沒打算用美杜姆的金字塔做自己的陵寢,所以他很快就命令工匠們在達舒爾建造一座新的金字塔。從這座金字塔的建築情況來看,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的時候遇到過很多意想不到的難題。因為這座金字塔開始建造時,斜邊與水平麵的角度是54°41′,但建到44米高的地方不知是遇到了施工困難,還是設計者臨時改變了主意,總之,斜角突然改成了42°59′。這樣金字塔就變成了彎曲形的,所以後世習慣上把它叫做“彎曲金字塔”。彎曲金字塔的底部是邊長約為188米的正方形,它有西、北兩個入口。隨著角度的改變這座金字塔的設計高度也跟著變矮,即便如此這座金字塔還是建到了99米高。

斯內夫魯可不是一個容易打發的人,從他對前王朝金字塔的棄置不用,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挑剔的完美主義者。不過建造彎曲金字塔的人也並沒有因此受什麼責罰,大約斯內夫魯也知道在缺乏前人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摸著石頭過河,付點學費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死罪饒過活罪不免,建造彎曲金字塔的原班人馬被命令重新建造一座更完美的金字塔,這也算是給他們機會戴罪立功吧。於是一班人在彎曲金字塔以北不遠處重新選址,以建造屬於斯內夫魯王的第三座金字塔。

旁邊就有這麼一個失敗的範例,每一個參與施工的人一抬頭,就能看見彎曲金字塔,再說斯內夫魯王的忍耐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每一個人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在角度的選取上,接受了彎曲金字塔的教訓,一開始就把角度定到了43°。所以第三座金字塔很順利地完工了。意料中的斯內夫魯王也很滿意這座金字塔,終於點頭算是驗收合格。後來在裝修上,斯內夫魯王選用了色調更張揚的紅色石灰石,於是後人也有人把它叫“紅色金字塔”。

值得一提的是,紅色金字塔高度為100米,正好比彎曲金字塔高1米,這可不是偶然的巧合,為了這區區1米之數,減小了斜麵角度的金字塔底部正方形的邊長增加到約220米,為此參與設計的工匠不知道要搭建多少次模型呢。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基澤地區金字塔群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全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有斯內夫魯建造3座金字塔的經驗教訓,他的大金字塔一點彎路也沒走,直接就達到了金字塔建築的巔峰狀態。

據說胡夫把設計建造金字塔的重任交給了他的親兄弟海米昂。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已無從考究估計是“你辦事我放心”吧,當然也不排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慮,畢竟建築施工從古到今都是一項美差。

看來,海米昂並沒有一味地去想如何中飽私囊,因為由他設計並監督施工的金字塔堪稱金字塔建築中的代表作實為一項完美的工程。這座金字塔原高146.5米,相當於四十幾層摩天大樓的高度。在幾千年的自然風化中頂端的10米已經剝落掉了,現在隻剩下136.5米高。它的底部是個正方形,底部斜角為52°。邊長為230米,也就是說環繞大金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公裏的路程。大金字塔的塔身由230多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砌成,每塊石頭的平均重量是2.5噸。這些石頭磨得很平,雖然相互之間沒有任何的粘合物,230萬塊石頭就靠石頭壓石頭地摞到一起,相互之間的縫隙就連一把鋒利的刀片也難以插入。當然,也正是依靠這種高質量的加工精度才使大金字塔在埃及的風沙中屹立了5千年而巍然不動。

金字塔的入口在北麵,距離地麵約18米的地方。但這個入口一直處於封閉狀態,所以很長時間內並不為人所知。後來在原入口的左下方距離地麵13米的地方另外開辟了一個入口,這個入口是公元820年開羅回教總督卡夫拉·阿爾瑪門找到的,所以現代的考古學家也把它叫做瑪門穴。這個入口由4塊巨大的石灰石支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拱門,左右各兩塊,呈“人”字型支撐。這種三角形結構把上麵石塊的壓力巧妙地傳遞到了底部的石頭上,使入口不至於塌陷。

從入口進去是一條呈26°角傾斜的下坡道,下坡道不足一人高。走到大約20米的地方有一個三岔口,繼續向下則是一個地下的石室。這間石室高約3米,呈長方形,距離地麵約30多米,距離瑪門穴則有100米左右。有關這間石室的功能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廢棄的國王墓室,因為胡夫不想葬在地麵以下,而是想葬在金字塔正中央,所以地下墓室遭到了廢棄。

從三岔口向上,也是一條不足一人高的甬道。長度約為36米,盡頭也是一個三岔口,水平方向走是一條39米左右的甬道,盡頭是傳統說法中的皇後墓室(也有人認為是又一次被廢棄的國王墓室)。墓室的高度差不多有6米高。

另外一個分支是沿26°角繼續向上的大走廊。大走廊的內壁飾以巨型的磨光石灰石岩板,寬度為2米,初始高度為2.3米,隨之而上的7塊石頭每層向內伸出幾公分,到頂部完全密合,高度超過了8米。因為大走廊是傾斜的,它的上方承受著上百萬噸的重量,所以這種建築技術確實讓人驚歎,同時越上越高的頂部又確實有點讓人費解。

大走廊的長度為46.5米,大走廊盡頭的甬道又變得狹窄起來,甬道的盡頭是國王的墓室。墓室的入口處高度隻有一米多一點,彎曲著身子前進一米多則進入墓室的前堂,前堂高度有3米多,長度也差不多3米。前堂內有4條縱向的渠道,其中3條凹到地麵以下。第四條僅挖到入口處的高度,依然留有一米多一點的空間。凹槽內有一塊近兩米高、二十幾公分厚的巨形玄武岩石板,擋在入口前僅留下半米多的空間。據專家解釋這裏是放置防止盜墓賊入侵的巨大石板的。石板可以在凹槽內上下滑動,和中國古代的千斤閘差不多,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安裝。

墓室的長度為10.4米,寬度為5.2米,高度為5.8米。這個時候墓室離地麵的高度已經到了42米。墓室的頂蓋是平的,由一塊重達400噸的花崗岩大石板做成,這間墓室的頂上還有5個房間,一間疊一間地摞在一起。一般的看法叫重力擴散室。最上麵一間的頂蓋是三角形的,顯然也是為了均勻地承受住頂部的巨大壓力。其中一間的牆上刻著胡夫名字的象形文字。這也是考古學家判定大金字塔屬於胡夫的重要依據。

在國王墓室的南北牆上各有一條45°角的通道,這可不是通風用的,據說是供國王的靈魂出入使用的。在國王墓室裏沒有發現胡夫的遺骸,甚至連一星半點的殉葬品也沒有,隻有一個長約6英尺的石棺。莫非胡夫真的蘇醒過來,帶著他的殉葬品升了天?

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

基澤附近的第二大金字塔是卡夫拉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在大金字塔的南麵,隻比大金字塔矮3米,不過因為地基稍高的原因,看上去卡夫拉金字塔比大金字塔要稍高一些。隻是這座金字塔在保存上沒有大金字塔那麼完整,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過大、通風較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已經出現了裂縫。1992年,卡夫拉金字塔又經曆了一次強度為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這也證明在建築質量上卡夫拉金字塔沒有達到大金字塔那樣高的水平。

卡夫拉金字塔原底部邊長為215.25米,底部斜角為53°。塔身原高143.5米,可能是卡夫拉不敢把陵墓建得高過他的老子胡夫王吧,所以以區區3米之數排了第二。不過,因為沒有海米昂那樣的得力助手,卡夫拉王的金字塔內部甬道和墓室的設計上就遠沒有大金字塔那麼巧妙了。它的入口也在塔的北麵,塔內有兩條相連的甬道,和大金字塔一樣也有一個沒有建完就被廢棄的墓室(偶然的巧合?相隔幾十年的人為什麼要犯同一個錯誤呢?)。

卡夫拉金字塔在內部的設計上不及大金字塔,在外部的裝修上卻比大金字塔要花哨得多。這座金字塔的下部以紅色的花崗岩鑲砌,這種對塔座的有意識的點綴確實給古老的金字塔賦予一種現代的意味,看來對先鋒藝術的探索是任何時候都沒有放棄過的事情。

除了外部裝修上的花哨以外,卡夫拉金字塔的附屬建築也以繁雜著稱。在塔的東麵有供有卡夫拉雕像的廟宇,這座廟通常被稱為上廟。有上廟自然也就該有與之對應的下廟。下廟在上廟的東南方,通過一條石砌的甬道連接。上廟和下廟都有很多殿堂,葬禮和很多宗教儀式都是在這兒舉行的。

在卡夫拉金字塔的附屬物中還有一個很有名氣的雕像——獅身人麵像。很多時候這個附屬物的名氣甚至要超過卡夫拉金字塔本身,大有喧賓奪主之勢,所以使得我們不得不分出單獨的一節來專門介紹。

孟卡拉金字塔是基澤的第三大金字塔,孟卡拉是卡夫拉的兒子。同是第四王朝的國王,孟卡拉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和卡夫拉金字塔要矮得多。66米和140多米比起來幾乎是一種銳減了。除了高度上的降低以外內部結構和外部附屬建築上也遠不及前兩座金字塔。

孟卡拉金字塔的內部隻有一條甬道和一座不大的長方形墓室。附屬建築也隻有一個祭殿,而且不像卡夫拉的上廟和下廟那樣用石頭做建築材料,而是用建築平民房屋的泥磚建成的,據說這惟一的一間祭殿,還是在孟卡拉死後匆忙搭建的。

大有大的氣魄,小也有小的精致。孟卡拉金字塔的外形相比較而言就沒有前兩座金字塔那樣粗礪的風格,而在細膩上下了番工夫。當然,這種揚長避短的比拚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原因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國力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