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阿拉伯文學藝術(3 / 3)

《一千零一夜》的基礎是古老的波斯語故事集《海紮爾·艾夫薩奈》,意為“一千個神話故事”,這部波斯故事集大部分是波斯和印度故事。10世紀前期,阿拉伯文學家哲海什雅裏以這部故事集為藍本,補充了從民間搜集到的一些故事,在伊拉克寫成了《一千零一夜》的初稿,提供了一千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和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以後,這部故事集的分量不斷增加,還新添了許多印度、希臘、猶太、埃及、中國等國家和民族的故事,直到16世紀初這部文學名著才在埃及定型。但版本繁雜,不同版本的《一千零一夜》所收的故事也多寡不一,一般含200多個,最多的版本收有264個故事。

《一千零一夜》在寫作手法上十分靈活,有些故事短小精悍,有些故事篇幅較長,在較長的故事裏又包含著較短的故事,而較短的故事裏還有故事。這些故事一般極富人生哲理,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一千零一夜》故事涉及麵極為廣泛,內容相當豐富,仿佛一個社會大觀園。《一千零一夜》以其廣闊的題材,灑脫多變的藝術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一幅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社會生活的畫麵。它充滿了濃烈的生活氣息,從各個不同的側麵反映了各階層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風俗人情、倫理道德和言辭品行等。《一千零一夜》的體裁多種多樣。其中有誌怪傳奇、神話寓言、民間傳說、逸聞軼事、曆史典故、幽默笑話和格言諺語等。《一千零一夜》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有描寫航海曆險,反映大智大勇的故事;有描寫巧計殺敵,反映見義勇為的故事;有描寫男女情愛,反映忠貞不渝的故事;有描寫呼風喚雨,反映驅魔鬥法的故事;有描寫逢凶化吉,反映善有善報的故事;有描寫作繭自縛,反映惡有惡報的故事;有描寫哈裏發私行察訪,反映體察民情的故事,等等。《一千零一夜》涉及的人物也是三教九流應有盡有。上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下至商賈僧侶、漁翁農夫、裁縫鞋匠、廚子腳夫、洗染師傅、歌伎舞女、童仆奴婢等等,此外,還有天仙、精靈和魔鬼。但是,在廣闊的神奇舞台上,不管變幻多麼錯綜複雜,卻萬變不離其宗:刻意表現勞苦大眾愛憎分明、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的本質和他們追求美滿生活的強烈願望。這就是《一千零一夜》思想內容的基點。

《神燈記》講的是一個有關裁縫的兒子的故事。他本來生活十分貧困,後來得到了神燈,被招為駙馬,住在巍峨的宮殿裏,但他並沒有忘記窮苦的老百姓,經常周濟他們。當神燈連同公主和宮殿統統被可惡的魔術師奪走後,國王一怒之下要把他處死,但被他接濟過的老百姓爭先恐後地前來為他說情。最後,他曆盡艱難險阻終於打敗了魔術師,救出了公主,重新奪回了神燈和宮殿。

《阿裏巴巴和四十大盜》的主人公阿裏巴巴是個一貧如洗的樵夫,但他忠厚老實,心地善良。一天,他在砍柴的路上,意外發現了強盜的寶庫,從中獲得了大批財寶,但他並未全部據為己有。當強盜們得知阿裏巴巴已發現了他們的寶庫秘密,就企圖通過私訪來謀害他。虧得聰明、機智、勇敢的女仆美加娜的幫助,阿裏巴巴才免遭強盜的毒手。美加娜機敏設計,先後三次挫敗了強盜們的陰謀,最後把40個強盜全部殺死。阿裏巴巴欣喜萬分,把寶庫中的一半財物送給了美加娜,並把她許配給了自己的侄兒。

《補鞋匠馬爾魯夫》是一個以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命名的一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馬爾魯夫是一個補鞋匠,因為太窮而被妻子攆出了家。幸運的馬爾魯夫因得到了魔戒而當上了國王,但他沒有忘記他在落難時曾幫助過他的一位農民。他把這位農民請來當他的宰相,而且還娶了他的女兒,冊封為後。

在《一千零一夜》中,類似上述的故事還有不少。它們的主人公大都是一些社會地位低下,受人欺壓淩辱的勞苦大眾,但是他們個個都有純樸善良,剛毅正直的品格。正是這些高尚的品質,善良的願望和鮮明的是非標準,使各個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廣大人民對這部文學巨著傾心有加。因此,《一千零一夜》中的許多故事,盡管情節非常簡單,但是它們的思想情趣卻始終動人心弦,至今依然引起讀者們的巨大共鳴。這或許就是《一千零一夜》生命力經久不衰的奧秘所在!

在《一千零一夜》中還有不少故事以辛辣的筆觸揭露了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的黑暗和不平,反映了廣大群眾的疾苦和他們對於現實的不滿情緒,這些,無疑是這本故事集深刻的現實主義描寫的重要方麵。

在暴露社會的黑暗和不平的現實主義描寫方麵,《一千零一夜》並不是僅僅停留在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對現實生活不滿的基礎上,而是把矛頭指向了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哈裏發,對他們的昏庸無道,荒淫無恥,專橫跋扈做了較深刻的揭露和鞭撻。

《一千零一夜》作為中世紀時期的一本民間故事集,能一針見血地揭露帝王的醜惡本性,並能進行辛辣的嘲諷,在當時來說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就是現在看來,也需要有足夠的勇氣。而正是這些精彩的部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在阿拉伯國家的人民中間,對那些玩世不恭,專橫跋扈的人,常常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譴責他們:“依舊過著《一千零一夜》中的生活!”

《一千零一夜》自問世以來,始終受到阿拉伯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推重。

在宣揚伊斯蘭精神的大前提下,《一千零一夜》以樸素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向世人展現了獨特的魅力。它曾被高爾基譽為民間口頭創作中“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真是名至實歸。

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豐富多彩的幻想和近乎荒誕的誇張是《一千零一夜》最明顯的藝術特色。如《神燈記》中的神燈和魔戒,《烏木馬的故事》中的飛馬,《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中的神鷹蛋和磁石山等等,都是具有濃鬱的浪漫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產物。

故事套故事,這是《一千零一夜》的又一重要藝術特色。許多故事,眼見已到尾聲,突然節外生枝,跑出一個新人來,於是又引出另一個故事。如《商人和魔鬼的故事》,眼見商人馬上要被魔鬼殺死,故事到此就該結束了,但突然間跑出三個老人來,接著又開始了《第一個老人和羚羊的故事》、《第二個老人和獵犬的故事》和《第三個老人和騾子的故事》。把題材類似的故事組合起來,使小故事變成“大”故事,這是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之一,如此也有助於提高聽眾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詩文並茂,相得益彰是《一千零一夜》創作上的第三個特色。這個特色是在繼承阿拉伯古典文學傳統基礎上的創新。這本故事集在敘事寫景方麵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為主,同時又輔以故事人物的吟歌和吟詩來進一步突出主題思想。《一千零一夜》所包含的1200多首(或節)詩歌,大多是音韻整齊,生動流暢的抒情詩。直到現在這些膾炙人口的詩歌仍在民間傳誦,有些詩歌甚至已成為阿拉伯歌曲的歌詞在群眾中廣泛流傳而深得大家的喜愛。

《一千零一夜》獨特對西方各國的文學、音樂、戲劇、繪畫等文藝領域曾發生過較大的影響。如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談》、法國萊辛的詩劇《智者納且》、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等名著,在取材和寫作風格上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過《一千零一夜》的影響。《一千零一夜》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它通俗易懂的特點,使它得以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深受歡迎,不愧是一部具有世界性意義的阿拉伯名著。

阿拉伯藝術

音樂

阿拉伯音樂起源於貝都因人的遊牧生活,最早的韻律是趕駝者按照駱駝行進的節奏吟唱的曲調。賈希裏葉時代,出現了商旅駝隊吟唱的民謠,多神崇拜的祭祀儀式往往也伴以相應的頌歌。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非常愛好詩歌,並將它們譜成了歌曲,類型多種多樣,包括宗教歌曲、商隊歌曲、戰爭歌曲、愛情歌曲等等。與之相應的還傳入了一些樂器,其中鈴鼓、長笛、雙簧管、皮麵琵琶等,成為阿拉伯人常用的樂器。

阿拉伯人民非常喜愛音樂,認為音樂和詩歌對改善社會關係、純化男女關係起到促進作用。

伍麥葉時代,宗教情感淡薄,娛樂成風。在希賈茲的兩座聖城,雲集著四方的歌手。麥加的黑人歌手賽義德·米斯哲哈曾經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學習拜占廷音樂和波斯音樂,將阿拉伯詩歌譜成曲調,可謂伊斯蘭音樂的開山鼻祖。繼賽義德·米斯哲哈之後,伊斯蘭世界的樂壇又相繼出現了4位著名歌手:伊本·蘇拉吉,突厥血統,曾經師從賽義德·米斯哲哈學習音樂,相傳他將波斯琵琶引入希賈茲,並且首先使用樂鞭指揮演奏;蓋立德係柏柏爾血統,曾經向伊本·蘇拉吉學習音樂,後來成為名噪一時的歌手;伊本·穆哈拉茲,波斯血統,被譽為阿拉伯的響板手;麥爾巴德,黑人血統,曾在大馬士革的宮廷演唱歌曲,備受哈裏發的恩寵。麥地那的歌妓迦米拉,堪稱希賈茲樂壇的佼佼者。伍麥葉時代,波斯的板麵琵琶和木製笠笛等許多樂器相繼傳入。伍麥葉王朝的哈裏發和達官貴人大都效仿波斯風俗,經常舉辦歌舞晚會。

阿巴斯時代,阿拉伯音樂進入了它的輝煌時代,樂壇歌手也是層出不窮。馬赫迪在位期間,麥加人謝雅圖和摩蘇爾人易卜拉欣頗具音樂天賦。據說,謝雅圖的歌聲比洗熱水澡更能使發冷的人感到溫暖;易卜拉欣竟然在指揮數十名樂手演奏琵琶的時候發現其中1人的第二根琴弦拉得不夠緊。後來,易卜拉欣成為哈倫的清客,受到哈裏發的禮遇,經常得到數額可觀的賞賜。這一時期,音樂理論在阿拉伯世界也有了長足發展,穆斯林將希臘語的音樂著作譯成阿拉伯語,有一些希臘語的有關音樂理論的著作也譯成了阿拉伯語廣泛流傳。巴格達的音樂家易司哈格·穆綏裏撰寫了數部著作,總結音樂理論和創作實踐,論述旋律和節奏的構成。著名學者法拉比深入探討了音樂的結構、曲調和節奏,所撰寫的《音樂大全》和《節奏分類法》,被時人視為音樂理論的權威之作,並對西方音樂產生一定的影響。

繪畫藝術

伍麥葉時代的著名建築阿姆拉宮,其中就有許多出自異教徒之手的精美壁畫。阿巴斯王朝的哈裏發穆爾太綏姆在836年營建薩馬拉時,下令用裸體人像和狩獵場麵的壁畫裝飾新都的內宮。穆台瓦基勒在位期間,哈裏發聘請的拜占廷畫匠甚至將基督教堂和僧侶的圖案畫在薩馬拉的內宮牆壁。但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他們認為隻有安拉才有權表現人和動物的形象,所以在清真寺裏都看不到人和動物形象的藝術品。

書法藝術

穆斯林長期遵循經訓的教誨,崇尚書法藝術,所以書法藝術是阿拉伯藝術的重要方麵,而它的表麵形式又主要是謄抄《古蘭經》。由於繪畫內容的諸多限製,穆斯林大都在書法領域盡情顯露自己的藝術才華。他們不斷汲取異族和異教的繪畫技巧,將自然的美感融會於書法藝術之中,使書法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麥地那時代,庫法體阿拉伯文頗為盛行。這種書體,古樸方正,棱角清晰,線條粗獷,近似於漢字中的篆書。據傳,先知穆罕默德就曾用庫法體書法,親筆給阿拉伯各部落酋長寫信,號召他們皈依伊斯蘭教。奧斯曼在位期間確定版本的《古蘭經》,便是用庫法體謄抄。伍麥葉時代,納斯赫體阿拉伯文逐漸取代庫法體,風行伊斯蘭世界。該體盤曲流暢,便於手寫,近似漢字中的行書。迪瓦尼體字間聚散分明,字形委婉多姿,近似漢字中的楷書,主要用於公文的書寫。蘇勒斯體又稱三分體,宛若幾何圖案,字形複雜,字體雍容華貴,近似漢字中的草書,多用於裝飾性的文字書寫。與之相應,阿拉伯還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書法家,如賴哈尼、伊本·木格萊、伊本·伯瓦卜、穆哈蓋格等。

建築藝術

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最初並無嚴格意義的建築可言。流動的帳篷是他們的宅居,浩瀚的曠野是他們的廟宇,無垠的沙丘是他們的墳墓。伍麥葉時代,阿拉伯人初別自己的故土,對於沙漠生活尚有特殊的情感。哈裏發似乎並不喜歡喧囂的大馬士革,而是偏愛靜謐的去處。他們大都隱匿在敘利亞沙漠的邊緣地帶,並建造了許多行宮。這些行宮或者位於羅馬要塞的廢墟,或者仿照拜占廷和波斯的建築風格。馬立克曾在敘利亞沙漠的西南側建造穆瓦蓋爾宮(即榮譽宮),其子韋裏德二世在穆瓦蓋爾宮附近的羅馬要塞遺址建造穆斯塔勒宮(即堡宮)和阿茲拉格宮(即藍宮)。

著名的穆沙塔宮(即冬宮)位於上述行宮附近,用石塊做建築材料,是貝都因人沙漠建築的傑作。整個建築呈正方形,圍牆環繞四周,圍牆兩側築有塔樓,正門兩側亦各有塔樓,巨大的水池位於庭院的中央,主殿和寢宮依次排列在水池的後麵。寢宮的頂部呈3個半圓形,寢宮兩側各有筒形穹窿,采用波斯風格的尖形弓架結構。主殿內牆有許多壁龕和側柱,與後來清真寺的殿內裝飾如出一轍。阿木賴宮位於死海北端,建於韋裏德一世在位期間,用紅石灰石做建築材料,包括主殿和輔廳。主殿的頂部是3個筒形穹窿,外麵的光線由筒形穹窿的6個窗口射入殿內。輔廳的屋頂各呈筒形穹窿、十字穹窿和三角穹窿,內設浴室和排水設備。主殿的正麵牆壁畫有哈裏發的肖像,側麵牆壁是6個異族君王的畫像,其中包括羅馬的獨裁者愷撒、波斯皇帝胡斯洛、埃塞俄比亞的阿克蘇姆國王尼加斯、西班牙的西哥特國王羅德裏克。其餘牆壁以及輔廳也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包括競技、狩獵的場麵和裸體女人的肖像,波斯的藝術風格和拜占廷的繪畫技巧盡顯於壁畫之中。

宗教建築曆來是建築藝術的典型佳作,在伊斯蘭教盛行的阿拉伯世界更是如此,清真寺建築風格的演變過程則是阿拉伯人傳統文化風格與被征服地區異族異教藝術時尚漸趨融會的縮影。清真寺在阿拉伯語中稱作“麥斯隻德”,意為禮拜的場所,殿堂和浴室是清真寺的基本要素。根據《古蘭經》,麥加的克爾白應是最古老的清真寺。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始建於622年,代表早期伊斯蘭時代樸實無華的建築風格。

伍麥葉時代,在被征服地區異族異教藝術時尚的影響下,清真寺的建築風格發生變化。穆斯林模仿基督教堂的供壇,首先在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殿內正牆增設凹壁(米哈拉卜),用來指示禮拜的朝向,其他諸地的清真寺於是競相效法。穆斯林還模仿敘利亞原有的望樓和基督教堂的高塔,在清真寺的院牆增設宣禮塔(米宰納)。伊拉克總督齊亞德·阿比曾醞士拉清真寺增設7座宣禮塔,埃及總督麥斯萊麥·穆哈拉德於672年在弗斯塔特的阿慕爾清真寺四角增設4座宣禮塔,韋裏德一世在位期間的希賈茲總督歐默爾也曾在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增設宣禮塔。敘利亞的宣禮塔往往采用石塊建造,呈四方形;埃及的宣禮塔多由泥磚砌成,建築風格與亞曆山大裏亞的著名燈塔頗為相似;在伊拉克,建於阿巴斯時代的薩馬拉清真寺,其宣禮塔模仿古巴比倫的廟塔,分為7級,代表日、月和金、木、水、火、土5大行星。

馬立克在位期間,為與阿卜杜拉·祖拜爾及其控製的希賈茲兩座聖城分庭抗禮,在耶路撒冷建造薩赫萊清真寺,又稱“磐石上的圓頂寺”。該寺呈八角形,每邊長約20米,高9.5米,牆壁用石塊砌成,上麵為一巨大的圓頂,由許多方柱和圓柱支撐。據說,薩赫萊清真寺的圓頂,係模仿布斯拉的大教堂和耶路撒冷的聖陵教堂建造。圓頂的表麵和八角簷梁鑲嵌著彩色的瓷磚,並且刻有精美的庫法體《古蘭經》經文。圓頂之下陳放著所謂的聖石,長寬各約10餘米。相傳,先知穆罕默德於621年的一個夜晚踏此聖石登霄,遨遊仙界。該寺建成以後,巨型圓頂和鑲嵌細工的建築風格被穆斯林廣為效仿,成為後世清真寺的重要特征。耶路撒冷的薩赫萊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大馬士革的倭馬亞清真寺,明顯不同於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以及巴士拉、庫法、弗斯塔特、凱魯萬等地最初建造的清真寺,體現了阿拉伯人的建築風格與異族異教藝術時尚的完美結合。

阿巴斯時代,伊斯蘭世界的建築藝術日臻成熟。巴格達的綠圓頂宮、薩馬拉的巴爾庫瓦拉宮、科爾多瓦的阿薩哈拉宮以及薩馬拉清真寺、科爾多瓦清真寺、非斯的卡拉維因清真寺、弗斯塔特的伊本·土倫清真寺、開羅的愛資哈爾清真寺,皆可稱作伊斯蘭建築藝術的瑰寶。

陵墓建築是阿拉伯建築的又一重要內容。由於伊斯蘭教認為靈魂可以脫離肉體而單獨存在,所以對興建去世者的陵墓特別重視。著名的陵墓被稱為“聖陵”,埋葬在聖陵中的一般都是阿拉伯世界中著名的統治者、皇親國戚、宗教領袖、教派首領、對伊斯蘭教的發展有傑出貢獻的穆斯林長老或穆斯林崇拜的特殊的宗教人物。

陵墓建築的登峰造極的傑作,就是被譽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印度的泰姬陵,它是印度莫臥爾王朝第五代皇帝沙傑罕為了深切紀念因分娩而去世的愛妃泰姬·瑪哈爾而建造的巨大陵墓。整座陵墓宛如一所宏大的清真寺禮拜殿,成為伊斯蘭陵墓建築的最高典範。

陵墓建築與清真寺建築一樣,具有“兩世兼顧”的特點,既莊重肅穆,又美觀華麗。這些頗具特色的阿拉伯建築,在人類建築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