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黑死病的浩劫,很多人終於開始認識到,信奉宗教並不能免除災難,尤其是當教會中的神父和那些貴族都相繼因為身患黑死病不治而終,神父曾經那些要救贖自己靈魂的話,似乎成為了一種諷刺。
而與此同時,浩浩蕩蕩的大航海運動,讓原本貧瘠不堪的歐洲各國逐漸擺脫了貧窮,甚至有很多人通過航海、通過海上貿易迅速成為新貴族。溫飽問題解決了之後的人,自然而然也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夠打破教會的禁錮。這場思想革命,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文藝複興”。
前文中我們說過,中世紀的歐洲,無論是文化還是科技,都是一片死氣沉沉,和中國明朝的科技文化不可同日而語。黑暗時期,是古羅馬帝國的文化藝術的斷裂期,經過了幾個世紀之後,才在文藝複興之中將這個滄海遺珠拾了回來。
14世紀末,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的許多學者為了躲避戰亂,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曆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後被人發現,驚歎古羅馬的藝術,文學等,就開始極力傳播,於是,許多西歐的學者要求恢複古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和藝術。
文藝複興,是歐洲的文化、藝術、科技迅速發展的開端。先來說說文化,最有名的便是“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曾經因為政治原因遭到政府當局的迫害而棄政從文。一般來說,由於不同政治迫害的文人往往能夠爆發出更為強大的潛力,甚至作品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但丁同樣如此,在他的一生之中,寫下了許多學術著作和詩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彼特拉克,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他是第一個提出複興古典文化的號召,以“人學”反對“神學”。他的好友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者,短篇小說集《十日談》是他的代表作。
這三位是“文藝複興”文壇上的標誌人物,經曆了幾個世紀時間的洗禮,他們的著作或許對於中國讀者是陌生的,但是下一位要說到的,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亞。他不僅僅是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同時也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
文化上的影響,是讓人放下精神上的枷鎖,那麼藝術上的成就則是讓人們在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在這一時期,最有名的畫家自然就是達·芬奇,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裏度過的,孩子時代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七弦琴和吹奏長笛。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歎。尤其是在繪畫方麵,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天賦,小時候的他就常為鄰裏們作畫,被人們稱作是“繪畫神童”。恩格斯則是稱他為“巨人中的巨人”。
除此之外,文藝複興時期的科技也同樣有所發展,並且影響到了人類的生活。
比如在天文學方麵,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天體運行論》,在其中提出了與托勒密的地心說體係不同的日心說體係;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在《論無限性、宇宙和諸世界》《論原因、本原和統一》等書中宣稱,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太陽隻是太陽係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1610年出版了《星界信使》,1632年出版了《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係的對話》;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通過對其師丹麥天文學家第穀的觀測數據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學》和1619年的《世界的諧和》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繞太陽運轉是沿著橢圓形軌道進行的,而且這樣的運動是不等速的。
天文學的成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前麵所提到的“大航海”,在中世紀早期歐洲人的心裏,地球是方形的,當船隻走到世界盡頭之後,就會墜入無底深淵,直到“地圓說”提出之後,人們才逐漸改變了觀念。這才有了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然而這些航海家們光憑著一腔熱血是無法完成航海重任的,天文學的各種發現為他們看待自然打開了視野。除此之外,文藝複興時期的醫學、生物學、數學、建築等方麵也都有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