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先生這樣說,萬曆雖然早就已經料到了這個結果,心裏還是忍不住有些失落。
在張居正擔任帝師的時候,他和萬曆的關係就非常好,甚至用情如父子來形容也不為過,有一次,萬曆皇帝病了,當他聽到馮保告訴自己萬曆的病情之後,他非常擔心,甚至在馮保麵前嘮嘮叨叨,跟他說起了注意事項。
但是身為大臣的他,當然不可能像馮保那樣侍奉在萬曆的身邊,他能做的,也僅僅是每隔幾天,就帶領文武百官們去皇帝的寢宮門口,探望一下。
沒過幾天,萬曆就大病初愈了,朝政也又回到了正常的軌跡。在病後第一次的早朝之上,幾天沒見到萬曆的張居正,竟然直衝衝地走到龍椅麵前,二話不說就跪在了萬曆麵前。
張居正可是內閣首輔,從未在眾多人麵前如此失態過,在場的眾多官員都嚇了一跳,不知道這個首輔大人要做什麼,可是萬曆皇帝一點都不奇怪,反而是看著張居正。
“先生,”小萬曆開口說,“您看我氣色如何?”
張居正不說話。
“先生,我現在覺得病全都好了。”
張居正,依然不說話。
“先生,我現在每天都吃四頓飯,不沾葷腥,胃口也好了很多。”
張居正,還是不說話,不過這次,他不說話的原因是他哭了,激動地哭了……
可以說,張居正的強勢在萬曆麵前,已經事無巨細,無論是朝廷上的諸多決策,還是皇宮後院之中的瑣事,張居正都要過問。就連變法這樣的事情,張居正也是自己做主,在他眼中,他隻需要好好打點好現在的一切,萬曆親政之後,隻需要按照自己的軌跡走下去即可。莫說在大明王朝,就連整個中國古代史,都找不出像張居正這樣強勢的內閣首輔,或許也就隻有諸葛亮能夠與之抗衡了。
可是隨著時間的演變,萬曆皇帝對於張居正的依賴漸漸變了味道,因為在他的心中,對張居正產生了一種危機意識。
有一次,萬曆喝高了,開始耍起酒瘋,有人立刻就通知了李太後。李太後立刻命令派人給萬曆醒酒,並且叫來了張居正。這張先生急匆匆地趕到後宮,就看見李太後怒氣衝衝地坐在那裏,萬曆皇帝的酒勁已經過去了,正跪在那裏作自我反省呢。太後看到張先生來了,就命令太監去拿一本書,讓萬曆讀。張居正一看,也嚇壞了,連忙跪在地上。
什麼書啊?能把他們嚇成這個樣子,是《漢書》中的《霍光傳》,在這本書裏,記載了這樣一段史實,漢朝的一個皇帝,因為荒廢國事、荒淫無度,作為當朝最有權力的大臣霍光,就啟稟了太後,直接把這個皇帝給廢除了。
想想看,萬曆和張居正能不嚇壞了麼,李太後的意思不就是要廢除萬曆麼?張居正連忙求情,說這個萬曆平日的表現不錯,就這麼一回,皇太後就原諒他年幼無知吧。好說歹說,李太後才息怒。
李太後又怎麼可能要廢除自己的兒子呢?可是在萬曆心裏卻不這麼想,他開始意識到,張居正的存在,對他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威脅。有了這樣的心理變化,他對張居正的一些情感自然也就發生了轉變。
不過,萬曆新政最終導致失敗,也並不僅僅是萬曆皇帝一個人能夠決定的,當然還有很多個因素。